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市紀委監委出品的紅廉文化微電影《如果可以》喜獲省總工會、省委網信辦聯合開展的網絡正能量微視頻征集活動一等獎......”這是六安市紀委監委相關工作群的一則消息。
今年以來,六安市紀委監委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突出紀檢監察機關職責定位,扎實做好紀檢監察新聞宣傳、警示教育、紅廉文化建設等各項工作,持續擦亮“清風廉語六安紅”紅廉文化品牌。
持續做強新聞宣傳報道。加強正面宣傳,積極打造運用“六安紀檢監察”內外網站、手機站、微信公眾號、抖音號“五位一體”新媒體矩陣,講好六安紀檢監察故事。截至目前,“六安紀檢監察”微信公眾號閱讀總量突破215萬,官方抖音號播放總量超2000萬。常態化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開展“憶崢嶸歲月 傳紅廉薪火”選題策劃系列活動,線下舉辦《大別山之戀》藝術黨課、廉潔文化藝術作品展、家庭助廉“五個一”等活動,線上打造“紅廉六安 清風荷暢”網絡畫展及廉潔文化藝術作品VR展廳。持續組織全市“清風廉語六安紅”紅廉文化微電影微視頻征集展播活動,市紀委監委出品的微電影《如果可以》榮獲第五屆“玉琮杯”金獎(第一名),同時獲全省網絡正能量微視頻作品一等獎,兩幅攝影作品分獲網絡正能量攝影作品一等獎和最佳人氣作品獎。
深入推進紅廉文化建設。健全工作機制,推動市委組織部、市委黨校將廉潔教育融入全市干部培訓教育體系,開設紅廉教學專題,將紅廉文化示范點確定為干部教育現場教學點,將警示教育片作為全市干部教育培訓教材。建強紅廉陣地,以“山水育人、紅廉鑄魂”為核心,深挖老區紅廉資源富礦,高標準建成市級“清風廉語六安紅”紅廉文化示范點4處,串珠成鏈讓紅廉文化可視、可觸、可感知。升級打造大別山革命歷史紀念館、新四軍四支隊政治部舊址等各類紅廉文化陣地24處。
常態長效開展警示教育。堅持把警示教育作為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抓緊抓實,去年8月至今年3月,集中7個月時間開展以“四鏡鑒四增強四行動”為主要內容的“以案為戒”警示教育。今年2月,召開全市紀檢監察機關警示教育大會暨廉政黨課報告會,傳達相關嚴重違紀違法案件通報,觀看警示教育片《錐心之痛》,主要領導作專題黨課報告。今年8月,召開全市“以案為戒”警示教育會議,以近年來被查處的高斌、劉勝、段賢柱等7人嚴重違紀違法案件為鏡鑒,部署常態化推進“以案為戒”警示教育。今年以來,先后制作《錐心之痛》《歧途》等警示教育片,整理編印近年來嚴重違紀違法的市、縣級領導干部和單位“一把手”懺悔錄,建立完善市級警示教育資料庫,常態化組織旁聽庭審、通報曝光“六不”典型案例等,引導黨員干部增強廉潔從政意識。
“下一步將以‘清風廉語六安紅’紅廉文化品牌建設為抓手,堅持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相融合,加強選題策劃,提升原創力度,組織開展系列活動,多點發力推進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持續營造崇廉尚潔濃厚氛圍。”該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六安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