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灘頭水,清又急,河底卵石色分明,胡按察,愛民心,出巡路上訪民情……”近日,由績溪縣紀委監委組織創作的廉政主題歌曲《清風頌》對外正式發布,一時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據了解,《清風頌》以明朝戶部尚書胡富(績溪龍川人)為創作原型,采取戲曲徽劇表現手法,結合績溪當地童謠,將胡富勤政廉政的感人事跡融匯于一曲,彰顯其“修身”“戒貪”“崇廉”“恤民”的廉潔精神,既是該縣精心打造的一張廉潔教育音樂名片,也是深挖和傳承徽文化資源、推進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一次有益實踐。
近年來,該縣深入提煉徽文化中鮮明的廉潔理念,汲取崇德尚廉、廉為政本、持廉守正等傳統廉潔文化精華,并將其融入廉政教育基地、鄉鎮紀檢監察協作區等陣地建設,創作展播《墨繪風骨》《名揚績水 族風長存》《績溪家訓》等多部富有本地特色的廉潔文化精品力作,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廉潔修身、廉潔齊家,不斷深化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內涵。
今年以來,該縣大力實施培育“徽廉績溪”推進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三年行動,創建獨具特色的廉潔文化品牌。在培育百座廉潔文化單元、創作百部廉潔文化作品、提升百個廉潔文化陣地、建設百人廉潔宣講隊伍、打造百里廉潔文化旅游路線“五個一百”上持續發力,積極探索推進新時代廉潔文化高質量發展的“績溪路徑”。此外,各鄉鎮紀檢監察協作區也深入挖掘傳統徽文化、紅色文化和績溪優秀家風家訓中的“廉潔基因”,將歷史文獻、文化經典、文物古跡、民間故事中的勤廉思想與新時代廉潔文化相融合,不斷拓展廉潔教育陣地,多角度加強宣傳闡釋,為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提供“源頭活水”。
“作為徽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和核心區,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以及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推深做實‘五個一百’工作舉措,豐富傳播形式、拓寬傳播渠道,進一步夯實‘忠專實、勤正廉’思想根基,不斷推動廉潔文化融入日常、觸及人心。”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宣城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