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我們在審計中發現,個別單位曾于2022年1月超范圍發放工作補助;未報經主管部門審核同意,違規發放實物獎品……”當寧國市審計人員拿過厚厚一沓資料遞交至市委巡察組時,該市2023年巡察機構和審計部門開展巡審同步監督的序幕已悄然拉開。
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指出,要加強與審計機關協調配合,用好審計監督成果。近年來,該市聚焦全面立體精準監督,切實發揮“巡”的權威和“審”的優勢,不斷建立和完善巡察與審計計劃共商、信息共享、問題共判、整改共促、成果共用的“五共”協作配合機制,整合“巡審”人才庫,強化業務交叉融合培訓,構建“巡審同步”“先審后巡”“先巡后審”等聯動模式,推動“政治體檢”和“經濟體檢”同題共答,促進巡審聯動監督提質增效。
據了解,該市委巡察機構和市審計部門通過共同謀劃巡審聯動監督的重點內容,提前會商制定年度計劃,深化工作、相互借力,在嚴格落實保密要求的前提下,做到人員資源共享、信息成果互通,將相對獨立業務“體檢”變成綜合全面“體檢”,以便發揮聯合監督更大效能。一方面,對被巡察前就已開展審計的單位,由市審計局安排專人提前對審計結果進行綜合研判,向市委巡察機構提出可供參考的意見;另一方面,對部分工程項目多、資金量較大的單位,由市委巡察機構與市審計部門一同商討,安排審計人員參與巡察工作。截至目前,該市審計部門先后向市委巡察組提供有效信息10條、專業業務意見28條,研判發現相關問題線索2起。
此外,市委巡察機構及市審計部門將各被監督單位往年審計整改和巡察整改情況納入共同監督內容,推動問題整改見底清零,在巡察“回頭看”、整改督查評估和審計整改情況專項督查過程中,相互通報問題整改情況,對相關重要問題聯合開展整改情況督查,實現成果同步共享。十五屆市委以來,該市通過巡察和審計雙向推進,督促解決問題7個,健全完善機制5項,把巡審成果轉化為建章立制、規范流程的具體措施。
“接下來,我們將不斷拓寬巡審協作渠道,認真總結優化‘五共’機制,并及時推廣運用到與其他協作聯動單位的合作中,更好推進巡察監督與各類監督貫通協同高效。”市委巡察機構有關負責人表示。(宣城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