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當擇端莊之士,識大體、尚廉恥、崇禮義者……”走進宣城市涇縣云嶺鎮中村,一面面繪有中村董氏《家規十條》的廉潔文化墻映入眼簾,清風亭、清廉廊點綴在新四軍軍部舊址旁,讓“廉味濃郁”成為云嶺鎮的又一特色。
近年來,該縣紀委監委緊緊圍繞優秀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兩條主線,指導全縣各鄉鎮深入挖掘本土文化中的廉潔因子,充分汲取先賢榜樣力量,利用廣場、長廊、公園、步道等載體,將革命故事、清官史跡、格言警句中的勤廉元素融入鄉村治理,以文化賦能助推清廉村居建設走深走實。
“把勤廉元素融入清廉村居建設中,有助于持續增強鄉村治理的內生動力,讓清廉文明鄉風深入人心。”縣紀委監委宣傳部負責人介紹說,現如今,廉潔之花已在該縣多個鄉村競相綻放,串聯成一道道靚麗風景。
據悉,縣紀委監委聯合有關部門采取“廉政教育+紅色資源+文化旅游”的方式,串聯東、西兩條廉潔文化旅游專線;桃花潭鎮收錄涇縣歷代先賢圣哲們的經典家規家訓和好家風故事,建設家風家訓館,啟迪和激勵人們忠厚孝道、積善澤后;琴溪鎮馬鞍村深入挖掘“蓮(廉)”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中的清廉元素,打造“蓮說廉政”文化長廊,助推基層形成崇廉尚廉的新風尚……
紅色是清廉的底色,清廉是紅色的注解。縣紀委監委依托本土特有紅色資源稟賦,充分發揮陣地建設優勢,結合本土廉潔因子、紅色文化、愛國主義教育等特色,大力推動清廉村居建設,培養清廉干部,將紅色教育寓于清廉村居建設之中。
“深入敵后百戰百勝,洶涌著殺敵的呼聲……東進,東進!我們是鐵的新四軍!”在新四軍軍部大會堂舊址,前來參加“傳承紅色基因、助力清廉村居”活動的基層黨員干部歌聲嘹亮、蕩氣回腸。今年以來,該縣共有500余人次參加紅色廉潔教育,接受黨性鍛煉,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
“清廉村居建設是一項長期性、基礎性的工作,我們將把清廉理念落實到基層工作的各個方面,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農村基層延伸拓展,引導黨員干部清正廉潔、人民群眾向上向善。”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宣城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