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我是彌陀鎮界嶺村村民,我家2023年的農業支持保護補貼資金291.97元到現在還沒有到賬,別的農戶早就收到了,這里面是否有侵吞截留涉農補貼資金的問題,請上級部門核查一下。”近日,太湖縣彌陀鎮界嶺村李先生在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上投訴,反映農業支持保護補貼資金發放有關問題。
民生資金發放事關群眾切身利益。在接到李先生反映的問題后,該鎮紀委立即組織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財政分局、界嶺村委會進行核查,重點核查該戶農業支持保護補貼資金村級申報、農業部門造冊、財政部門打卡三個重點環節。經核查,對于該戶的農業支持保護補貼,村委會已按照政策規定向農業部門進行了申報,農業部門也經過審核及時進行了登記造冊,財政部門于6月26日將該戶本年度農業支持保護補貼資金291.97元打入李先生賬戶中,工作人員將這一調查結果告知李先生。
“沒想到會鬧這么大誤會,我最近一直在外面打工,聽說其他人的補貼資金早就到賬了,我這銀行又沒開短信提示,也沒時間去銀行查詢資金打卡的情況,就有了懷疑,還要感謝鎮紀委及時對我反映的問題進行調查處理,讓問題水落石出。”李先生笑著說道。
盡管是誤會一場,但李先生積極參與監督、提出質疑的態度,得到了該鎮紀委的肯定,在太湖縣,像李先生這樣,將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作為監督重要渠道,成為一線“監督員”的群眾越來越多,該縣也充分利用平臺優勢,秉持著實實在在為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的要求,以“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為準則,切實將平臺搭建成群眾和政府之間溝通的橋梁,獲得了群眾認可。
“每一次誤會的澄清、問題的解決,都是在向群眾證明,我們做實‘微監督’,防治‘微腐敗’的決心不可動搖。”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還要繼續發揮平臺一線監督、便捷溝通的作用,切實將群眾反映的問題解決好落實好,提高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安慶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