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宣紙的制作歷經日曬雨淋、千錘百煉、水蕩滌洗等過程,寓意人要經風雨、見世面,才能堪大用、擔重任。”走進安徽省涇縣宣紙文化園,講解員一邊細致講解宣紙的制作工序,一邊將其中蘊含的廉潔理念娓娓道來。前來參觀的黨員干部在感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獨特魅力的同時,潛移默化接受廉潔教育。
涇縣紀委監委結合宣紙制造技藝的傳承與發展,深挖細掘宣紙文化所蘊含的崇廉尚德、持廉守正等廉潔元素,推動廉潔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度融合,打造獨具特色的“廉潔地標”。
拍攝廉潔微視頻《書:不腐不蛀,方能書寫千年》《非遺宣紙道廉潔》,制作廉政公益廣告《墨潤宣紙聽廉聲》,在微信公眾號開辟“書廉畫廉”專欄,舉辦線上線下廉潔文化書畫作品展……近年來,涇縣紀委監委以“紙”為媒,強化統籌指導,不斷推出可觀、可感、可觸的廉潔文化作品。
廉潔教育是一個長期過程,該縣紀委監委還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將中國宣紙博物館與國家級廉政教育基地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省級廉政教育基地王稼祥故居紀念館等9處具有地方特色的廉潔文化教育基地串點成線,不斷引導黨員、干部和群眾崇廉尚德。
“我們將以‘紙’為媒,繼續構建廉潔文化特色品牌,弘揚人人思廉、全民崇廉的社會風尚?!睕芸h紀委監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通訊員 高超)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