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我們合作社實行訂單化育種,今年接收約3000畝水稻秧苗預定,機械化插秧省時省力省錢,市場需求正在逐漸擴大,給村集體帶來的收益也相當可觀……”潘集區紀委監委在夾溝鎮北武村督查扶貧項目效益發揮時,該合作社管理人員熱情的介紹。
今年以來,該區紀委監委持續立足監督的再監督職能,聚焦鄉村振興領域不斷做深做細日常監督,持續用力整治鄉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加大調查研究。圍繞農村集體“三資”監管重難點開展專題調研,深入2個區直部門、5個鄉鎮和10個村(社區),通過走訪群眾、召開座談會、查閱賬目等方式,發現7個方面共性問題。同時加大調研成果運用,制定《關于開展農村集體“三資”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的實施方案》,在全區范圍內開展農村集體“三資”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為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強化監督檢查。對鄉村振興產業項目的運營情況開展專項檢查,防止項目閑置浪費,影響村集體收益。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開展督查,每個鄉鎮抽查2個村,每個村走訪6戶村民,查看鄉村振興政策落實、幫扶責任、到戶責任的落實情況,鞏固提升“三保障”和飲水安全保障成果。
精準執紀問責。進一步細化《鄉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清單》,明確責任單位和監督單位。堅持權責一致、失責必問,圍繞鄉村項目招投標執行不到位、“四議兩公開”執行不到位、耕地保護不到位、困難群眾養老問題等方面追責問責13起,第一種形態處理24人,黨紀處分1人,同時督促相關部門進一步建章立制,及時堵塞漏洞。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緊盯鄉村振興領域,充分發揮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的監督作用,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不斷提升群眾在鄉村振興中的獲得感。”該區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淮南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