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戴文生,1929年9月創建靈璧縣第一個黨支部--小吳家黨支部,這是靈璧縣開天辟地之舉,背后又是一段什么樣的歷史呢?在擔任黨支部書記期間,又有著怎樣的一段經歷呢?”靈璧縣百年黨史學習教育館內,解說員正聲情并茂地為前來參觀的紀檢監察干部講述紅色故事。
近日,靈璧縣紀委監委組織紀檢監察干部前往縣百年黨史學習教育館、靈北抗日中學舊址、程廟和朝陽集烈士陵園等革命教育基地開展黨性實踐教育,追溯紅色記憶,感悟革命情懷,接受精神洗禮,汲取奮進力量。
“豐碑永矗立,英雄代代傳。這些革命烈士煥發著‘敢叫日月換新天’的斗爭精神、‘忠誠為國始終憂’的愛國之志、‘會當水擊三千里’的奮斗偉力。每一次對英雄的仰望,都是對歷史文化的‘再擦亮’‘再警醒’……,這種‘向上的力量’時刻指引我們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著光輝的彼岸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縣紀委監委幾名紀檢監察干部在參觀后深有感觸地說。
縣紀委監委堅持理論“活腦”與教育“強身”共進,通過舉辦線上黨紀法規測試、讀書分享活動、先進典型榜樣學習、紅色黨性教育、觀看紅色電影等方式,引導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凝聚奮進力量。同時,依托主題黨日、“三會一課”等制度,組織以黨紀黨規教育、紅色革命為主線的座談交流會,以有溫度、有深度的紅廉故事,教育黨員干部傳承革命精神、筑牢廉潔防線。
“用好紅色資源,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旨在教育引導紀檢監察干部自覺地從黨史中汲取力量,傳承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守牢廉潔自律的底線。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優化整合紅色革命和廉潔文化資源,組織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專題活動,不斷推動全縣紀檢監察干部凝心鑄魂、強化思想淬煉,永葆政治本色。”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宿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