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愛蓮說’這幅字雋秀飄逸,把文章內涵和書法藝術結合在一起,以文言志,字字珠璣,清新淡雅描繪了蓮的高潔質樸,也寓意黨員干部要潔身自好、干凈擔當。”在宿州市埇橋區紀委監委的指導推動下,“‘紅’動埇橋 心‘廉’萬家”廉潔文化作品網絡展在區內新媒體平臺展出,讓干部群眾在互動學習中賡續紅色根脈,筑牢清正廉潔思想根基。
翰墨書廉潔,妙筆揚清風。此次廉潔文化作品網絡展邀請區內知名書畫家集中精力、精心創作,首期共征集書畫作品26幅,展出的書畫作品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既有清廉詩詞、格言警句,也有借物詠志的山水、花鳥等,一幅幅書畫作品主題鮮明、寓意深刻,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弘揚崇尚廉潔社會風尚,奏響“廉政警鐘長鳴,萬家平安和諧”的清廉樂章。
“這次廉潔文化作品網絡展非常棒,讓我們足不出戶也能欣賞到如此優秀的‘文化盛宴’,隨時點開即可享受傳統‘藝術課程’的熏陶。”派駐區委組織部紀檢監察組徐月華利用業余時間和愛好書畫藝術的兒子一起欣賞作品展,在接受廉政教育的同時,又陶冶身心,提升親子書畫藝術素養。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不懈推動埇橋廉潔文化、黨風廉政建設,大力弘揚積極健康的政治文化,充分發揮優秀廉潔文化作品激勵人、引導人、鼓舞人、塑造人的作用,埇橋區紀委監委創新拓展傳播路徑,不斷推進廉潔教育理念、內容、形式、手段創新,通過創作形式多樣的廉潔文化作品、深化警示教育活動、打造群眾家門口的廉潔文化建設示范基地等多種方式,推動廉潔教育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充分運用“互聯網+”,豐富廉潔文化優質作品與服務供給,讓廉潔文化既“入詩入畫”又“入腦入心”,以文化人,弘揚時代新風,推動廉潔文化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全過程。
“下一步,將著力把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作為一體推進‘三不腐’的基礎性工程抓緊抓實抓好,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精準有效傳播信息,不斷擴大廉潔教育宣傳覆蓋面和影響力,持續營造崇廉尚廉的濃厚氛圍和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區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宿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