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我們在村里的苗木種植特色產業基地上班,收入比以前增加了很多。通過發展苗木種植特色產業,村里建了民宿,修了彩虹路,還開發了幾個旅游景點……”在郎溪縣十字鎮新和村,村民們高興地向前來走訪的鎮紀委工作人員介紹說。
為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促進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帶動地區鄉村振興,該縣紀委監委將監督推動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列入日常監督工作重點內容,緊盯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開展專項監督檢查,通過專項監督、靶向監督、聯動協作區交叉監督等方式,持續壓緊壓實各級各部門工作責任,確保鄉村特色產業得以長效發展。
“鄉村振興特色產業發展資金有沒有用到實處?是否結合當地的實際發展了特色產業?”縣紀委監委聯合第一紀檢監察協作區和駐縣農業農村局紀檢監察組,建立鄉村振興特色產業資金管理臺賬,通過實地檢查、長期跟蹤排查等方式,開展不間斷監督檢查。針對發現的部分扶貧項目資產閑置問題,同步督促縣鄉村振興局嚴格落實產業資金風險防控要求,并及時整改到位,確保鄉村特色產業資金的扶持效果落到實處、資金安全得到保障。
“特色種養補助資金是否發放到位?有沒有遲發漏發現象?”面對群眾關注的焦點問題,該縣飛鯉鎮紀委工作人員下沉一線,以面對面訪談村干部、電話訪談脫貧戶幫扶責任人、入戶走訪調查、查閱發放資料等方式,對補助發放各節點進行重點督查,確保每一筆特色產業發展資金都能發放到位。
此外,為增加鄉村振興特色產業項目的公開度、透明度,進一步保障群眾的知情權、監督權,該縣不斷暢通“線下+線上”監督渠道,變被動監督為主動接受群眾監督。線下,通過加強村級民主管理,認真落實“四議兩公開”;線上,通過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服務平臺,實現“碼”上監督,有效延伸監督觸角,打通群眾監督“最后一公里”,讓監督更有力度和深度。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產業發展是關鍵。下一步,我們將立足‘監督的再監督’職能,督促各級各部門全面落實工作責任,不斷推動農村特色產業提檔升級,切實將監督效能轉化為鄉村振興的實際效果。”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宣城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