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最近啊,‘監督一點通’平臺在我們這口口相傳,好多村民都用這個反映問題,大家都夸辦事效率高呢!自從上次我反映村里自來水總是突然就停了,一停還停半天,現在什么時候停水村里都有大喇叭提前播報,再也不用擔心突然停水沒法洗菜做飯了!”鳳臺縣城關鎮謝郢社區居民高興地說。
自鳳臺縣納入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試點工作以來,縣紀委監委始終堅持高位推動、高效推廣、保障運行,堅持好用、管用、實用標準,以提高知曉率、辦結率、滿意率為導向,積極有序推進平臺推廣應用,平臺覆蓋面和影響力逐步擴大,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持續提升。
全方位構建齊抓共進格局。縣委高度重視,把推深做實“監督一點通”平臺建設作為一項重點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成立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縣委副書記任常務副組長,紀委書記任執行組長的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通過主要負責人親自研究部署落實,壓緊壓實職能部門主體責任,紀委監委全程跟進監督,推動平臺建設運行有序推進。
縣紀委監委圍繞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事項,結合實際,采取“基本+N”的方式,共完善監督事項5大類42項,并按照一事一清單,一單一流程方式編制流程圖,其中補充完善80歲以上老年人高溫津貼發放,部分農村籍退役士兵老年生活補助申報2項。其次,調動派駐紀檢監察組和紀檢監察工作協作區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前哨”作用,督促相關縣直單位和鄉鎮村居動起來、熱起來,在全縣形成上下聯動、分工協作、齊抓共進的良好局面。
多維度營造人人皆知氛圍。縣紀委監委將派駐紀檢監察組及各鄉鎮紀委平臺具體操作人員作為延伸培訓教員,采取一對二現場模擬群眾投訴和辦理的培訓方式,確保“組地”教員熟練使用平臺。“組地”教員再作為延伸培訓的主力軍,結合工作實際,采取多樣化培訓方式,對相關縣直單位、鄉鎮及村(社區)平臺操作人員開展延伸培訓,實現平臺操作人員培訓全覆蓋,確保平臺操作人員熟練掌握使用。截至目前,各縣直單位、鄉鎮及村(社區)平臺操作員培訓429人次。
同時,為提高群眾知曉率,采取“線上+線下”模式開展平臺宣傳推廣。線上通過紀檢監察網站、微信公眾號、抖音、融媒體中心視點欄目等新媒體載體發布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使用指南。在創新宣傳方式上,聯合縣融媒體中心拍攝短視頻在多個媒體平臺宣傳推廣。線下通過印發宣傳折頁、易拉寶和現場宣傳活動等方式進一步擴大宣傳效果和推廣范圍。特別是抓住節假日群眾返鄉時機,組織人員到戶宣傳,確保面對面宣傳到位。截至目前,縣紀委監委運用線上21個官方微信公眾號累計宣傳推廣685次,制作宣傳視頻1個,印發各類宣傳材料15余萬份,平臺累計點擊瀏覽6132037人次。
深層次打造高效管用模式。縣紀委監委以“三用+三率”為原則,建立周調度、旬通報、月考核及閉環銷號機制。為暢通信息共享渠道,動態管理辦理進度,及時銷號辦結事項,縣紀委每周召開例會對相關事項問題進行調度。同時,將投訴受理、辦理情況及滿意度納入月度考核,以此強化“室組地”監督責任,形成監督閉環。
強化公示公開,打通服務群眾和群眾監督“最后一公里”。采取定期督促和及時督辦相結合的方式,每月6日前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督促各責任單位開展公開公示信息錄入平臺工作;對于收到的投訴事項,督促指導監督單位及時將群眾投訴問題轉辦給各責任單位,推動各責任單位認真辦理,同時審核把關做好辦理答復工作,確保投訴有回應,問題有解決。同時,分管領導采取不定期實地督導的方式深入全縣所有平臺應用單位開展“面對面督導”,對平臺推廣應用及事項辦理情況進行現場調度。截至目前,平臺公開公示事項55590條。
“群眾在最需要的時候能夠想到我們,這是一份信任,更是一種責任,我們將繼續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求,我有所為’的理念,緊密聯系相關部門,督促解決老百姓的燃眉之急,加固政府與群眾之間信任的‘橋梁’,真正實現小微權力在監督下行使、陽光下運行。”鳳臺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淮南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