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要進一步挖掘徽州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廉潔元素,創作廉潔文藝作品。”在近日工作例會上,黟縣紀委監委主要領導強調道。
近年來,該縣紀委監委堅持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啟智潤心,結合徽州地域文化特點,將新時代廉潔文化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之中,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增強不想腐的自覺。
統籌謀劃深挖掘。出臺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具體舉措,明確41項推進任務,立足西遞、宏村世界文化遺產和6個全國歷史文化名村、44個中國傳統村落,深度挖掘其中蘊含的家風家訓、楹聯教化、忠孝禮儀廉等廉政基因,策劃并實施“廉政教育第一課堂”等項目12個。與徽州文化聯誼會黟縣研究所建立常態聯系,指導推動徽州優秀傳統文化與新時代廉潔文化融合發展,西遞胡氏家訓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展示。成功打造了秀里影視城、廣德王國、守拙園等一批徽州優秀傳統文化與新時代廉潔文化相融合的研學基地。
文藝熏陶譜新篇。確定“一年一品”廉潔文化作品創作思路,充分挖掘蘊含于徽文化之中的為官清廉、忠厚根本、孝悌傳家等廉潔元素,堅持“古為今用”,推出《碧水“廉”漪潤宏村》等6部微視頻,《古徽西遞藏瑰寶 千年家訓揚清風》等2部微視頻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展播,微視頻《廉潔過年》入選全省廉潔文化精品工程庫。整理古徽州楹聯,編寫《黟縣民間古楹聯集粹》,成為家庭教育重要素材。堅持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又賦予新時代廉潔文化內涵,創排《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一份必交的作業》《建黨精神永不忘》等一批優秀文藝作品,在市、縣展演。
多方聯動拓思路。投入300萬元新建黨史、黨建和黨風廉政教育館,成為廉潔教育和主題黨日活動的新陣地,2200余名黨員干部接受“三示”教育。推出廉潔文化進景區活動,推出西遞、宏村等6條休閑體驗廉潔文化線路,每年近千萬人次接受廉潔文化熏陶。依托黟縣鄉賢館,展示76位古黟鄉賢,傳承榜樣力量。打造紅光、潭口等7個村史館,“嵌入式”宣傳家風家訓、村規民約等。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廉潔文化建設,在宏村打造全市首家私人清廉家訓文化館,拓展廉潔教育載體。(黃山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