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沒想到低保這么快就領到手了,這個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真的管用,手指點一點,反映的問題很快就得到了解決。”龍泉街道群眾老許激動地說道。
老許在平臺投訴反映自己低保問題自2017年以來一直未能妥善解決,雖向多部門反映情況,卻收效甚微?;茨咸锛意謪^紀委監委派駐紀檢監察組收到反映的問題后,第一時間轉辦給區民政局,要求區民政局根據投訴內容展開調查,按照低保相關政策和程序進行辦理,并定期進行監督,提醒有關人員履職盡責。最終,在區紀委監委的督促推動下,老許每月領取了低保補助1177元。
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服務平臺上線以來,區紀委監委立足職能職責,聚焦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通過壓實責任、細處著手、靶向施治,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我家的土地被排污水工程征用,埋下污水管道,至今也沒有調解好,我就沒拿到青苗費賠償金……”安成鎮群眾老徐在平臺反映。
安成鎮紀委接到群眾投訴后,立即趕往現場查看,同時聯系鎮城建辦和社區,要求和反映群眾溝通,對該群眾反映的地塊進行重新丈量,不到半個月時間,老徐心心念念的賠償金4680元到賬了。
為進一步提高群眾知曉率,區紀委監委持續加大平臺宣傳力度,通過集中宣傳和走村入戶“接地氣”宣傳,印發環保手提袋、宣傳折頁、海報、橫幅等各類宣傳材料12萬份,平臺訪問量達405萬人次。同時,加大信息公開公示力度,做到應公開盡公開、全流程公開,截至目前,公示公開信息達9000余條。
為確保每一個反映的問題都有回應、有著落,區紀委監委實行“線上轉辦、線上回復”的辦理模式,積極構建“監督檢查室+鄉鎮(街道)紀(工)委+村級紀檢委員+廉情信息員”的“四位一體”監督網,織密織牢監督網格。同步建立定期通報、定期調度機制,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堅持全程跟蹤問效,建立“受理-專辦-督辦-回訪”閉環管理機制。對重視不夠、宣傳不力的3家單位進行全區通報,約談相關責任人,對辦理情況群眾反饋“不滿意”的2家單位下發督辦函,實現有督必果,確保落實見效。平臺上線以來,受理投訴122件、辦結率100%,有效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我們將繼續運用和發揮好‘監督一點通’平臺作用,將服務平臺建設作為落實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具體舉措,通過發現并解決群眾身邊‘小問題’,贏得民心向背‘大政治’。”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淮南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