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我家老宅基地,現在被劃成了林地,造成建房困難,建房申請遞交村委有一段時間了,一直沒有進展!”在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服務平臺上,潛山市槎水鎮龍關村村民杜大爺反映。
根據規定宅基地是農民基于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而享有的可以用于修建住宅的集體建設用地,農民無須交納任何土地費用即可取得,農村宅基地的所有權歸集體所有,但使用權歸農民,并且規定“一戶一宅”,宅基地是農村居民建房的基礎。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槎水鎮紀委在收到訴求后,立即聯系了龍關村村委會,并聯合鎮自然規劃所、農房辦、信訪辦組成核查組到龍關村進行實地勘查。經與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現狀圖比對后,土地性質是林地,不符合老宅基地建房標準。看著一臉愁容的杜大爺,槎水鎮紀委書記徐國輝心頭一緊,但隨即看到的一幕讓他露出了笑意。徐國輝書記發現該處有房屋倒塌痕跡,只是由于時間久遠,被厚厚的雜草和灌木叢所覆蓋。于是,核查組建議杜大爺再提供一些有價值的材料作為宅基地申請佐證資料。隨后,村民杜大爺提供了老房屋照片,龍關村委會、村民組及周邊村民代表也出具了相關意見證明,并將申請建房資料報鎮農村宅基地審批領導小組審批。
審批會商會上,與會人員一致認為目前杜大爺房屋和宅基地現狀依然存留,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時將該處遺漏,從尊重事實、節約土地的角度出發,符合“一戶一宅”政策,同意原址重建。目前,杜大爺已經對原宅基地進行了平整,正在著手準備建房。
“有了‘監督一點通’平臺后,反映問題的渠道暢通了,政府的辦事效率也提高了,我們群眾的難題不出門就能得到有效解決,真的很方便。”杜大爺在平臺上對處理結果作出“非常滿意”的評價。
群眾利益無小事,小處務實得民心。自平臺上線以來,潛山市紀委監委從管好群眾身邊事著手,借助信息化手段推動監督下沉、落地見效的同時,完善推進平臺投訴事項辦理制度化、規范化建設,明確鄉鎮、紀檢、行業部門、村(社區)“四方責任”,堅持“限時”受理、“線上”分辦、“線下”督辦相結合,確保群眾投訴事項第一時間受理、第一時間解決。截至目前,平臺共受理群眾投訴事項239件,解決各類問題220件,辦結率92.1%,群眾滿意率達91%。(安慶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