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這個平臺真管用,我在外打工多年,老家有些事情我也不知道到哪問,我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在平臺上進行了反映,沒想到很快就解決了,效率真高!以后遇到困難再也不用擔心跑‘冤枉路’和投訴無門了。”遠在寧波打工的武某某發自內心地夸贊道。
事情還要從潁東區紀委監委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收到的一起投訴件說起。“口孜東礦影響了這么多村莊搬遷,賠了這么點錢難道合理嗎?新烏江鎮搬遷村民的權益誰來維護?”投訴內容廣泛,沒有具體的指向。接到投訴后,潁東區新烏江鎮紀委立即組織人員進行調查了解,并會同相關單位到現場核實。
原來,新烏江鎮關寺村為采煤塌陷區,7月1日起采煤塌陷區進行第五期安置結算,在寧波打工的武某某發現自家房屋原始核查表上的面積與安置結算面積相差51.7平方米,其抱著試試的心態在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上進行了反映。經實地調查后發現,武某某房屋核查表上有一項51.7平方米的簡易房沒有進行結算統計,造成安置補償費少了8272元。
群眾的堵點就是“點題整治”的方向。新烏江鎮黨委、政府立即協調解決了武某某的訴求,同時舉一反三,8月份組織開展了五期安置戶房屋重新排查工作,進一步進行入戶核實,統一建立臺賬,對結算有錯誤的部分重新進行結算。
據了解,自今年7月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在潁東區正式上線開通以來,該區紀委監委將群眾最關注、對象最廣泛的6類41項小微權力管理、運行、服務、監督全流程清單配置到“監督一點通”平臺內進行陽光監管,村民只需要動一動手指,就能“零距離”監督基層公權力。
群眾線上“掛號”,區紀委監委線上“派單”,職能部門線下“報到”。該區紀委監委聚焦“群眾投訴”“事項轉辦”“問題回訪”“跟蹤問效”四個環節,運用“一訴二轉三辦四評”的“1234工作法”,“線上+線下”同時發力,堅持“一點就通、一呼就應、一問就答、一次解決”,認真傾聽百姓心聲,及時、妥善幫助群眾排憂解難。截至目前,潁東區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共受理投訴54件,其中已辦結44件,評價滿意度達92%。
“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連接了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打通了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推動了基層監督下沉落地,群眾只需動手指、不用跑彎路,真正實現了紀檢監督和群眾監督的上下貫通。”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規范平臺運行、提高受理處辦效率、化解基層矛盾風險,真正把小微權力曬在“陽光下”、裝進“籠子里”,切實防止“小權力”變成“大腐敗”。(阜陽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