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大爺,你掃一下二維碼,定位到咱們村,點開就能看到您的失地農民保障補貼打卡情況了,不用在大熱天跑這么遠來咨詢了,您要是對打卡資金有疑問,還可以直接點擊投訴,很快就有鎮紀委的同志幫您解決問題呢。”近日,六安市裕安區新安鎮紀委的工作人員正積極向群眾宣傳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服務平臺。
近年來,該區紀委監委圍繞小微權力陽光規范運行,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從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探索“兩網一包”工作試點到推進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建設,基層監督愈加深入,監督質效持續提升,基層權力運行不斷規范,切實有效的架起了“一座橋”,暢通基層監督的“最后一米路”。
架起政府與群眾的“連心橋”。該區紀委監委按照“小微權力進清單,清單之外無權力”,對標省紀委監委40項基本清單,明確運行流程并動態優化調整,督促各鄉鎮街全面公開村務信息,保障群眾對村務管理的知情權和監督權,提高村務工作的透明性,有效防范化解信訪矛盾,進一步和諧干群關系。
架起橫向與縱向的“協作橋”。為全面推進平臺建設,該區成立了由區委副書記擔任組長、相關職能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平臺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全區平臺建設及推廣工作。由該區紀委監委牽頭,推進各職能部門有效溝通與協作,形成多部門多單位協調聯動的良好工作氛圍,共同發力推進“監督一點通”平臺建設。
架起村務與網絡的“信息橋”。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通過平臺將村務在“監督一點通”平臺公開公示,將原先貼在“墻上”的村務公開貼在了“監督一點通”網絡平臺上,真正做到了“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截至目前,該區紀委監委協調區直多家職能部門,已陸續公示3.3萬余條數據,其中包含全區失地農民保障補貼資金、農業支持保護補貼資金、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等多項補貼資金。
”下一步,我們將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完善工作制度,著力推動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到邊到拐,推動村級監督有形有效,推進平臺‘好用、管用、實用’,在構建基層監督體系建設工作中取得更大成效。“該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六安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