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近日,經過近一年部分地區試點后,安徽省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在全省正式推開。這是該省信息化促進監督下沉落地、融入基層治理的具體舉措。群眾可在公開公示欄查詢集體“三資”管理、財政撥付資金、工程建設項目等詳細信息,也可直接點擊“在線投訴”“舉報控告”按鍵反映問題,紀檢監察機關則根據問題類別跟進或推送給有關部門辦理。
數據顯示,上半年,安徽省32個試點縣(市、區)“監督一點通”平臺共受理問題3635件,辦結3229件,群眾滿意率86%。平臺已經成為規范基層權力運行的“觀察哨”,有力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貫徹落實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關于運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監督水平、規范化水平的部署,紀檢監察機關不斷推進信息化建設,豐富監督信息化應用場景,發揮信息化驅動、保障作用,以信息化、數字化創新推動正風肅紀反腐深入發展。
山西省紀委監委聚焦“影子公司”“影子股東”等隱性腐敗,搭建大數據監督模型,精準發現問題,提升監督效率。“我們搜集典型案例,開展調研,分析企業運營、利益輸送等方面共性特征。”該省紀委監委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比如,“影子公司”運營主要靠有關黨員干部庇護,存在業務較集中、與有關黨員干部所在系統關聯性較強等特點。
結合調研,山西省紀委監委深挖各部門數據關聯,建立12種“影子公司”監督模型,鎖定疑似企業740家,涉及240家單位。通過數據庫交叉比對,發現某單位副科級干部張某某持股某公司,并與其所在單位有業務往來等問題線索。查實后,給予張某某黨內警告處分。據了解,山西省紀委監委正推進核查篩查出的問題線索,督促開展治理,完善制度,壓縮權力尋租空間。
“在防疫形勢嚴峻、線下辦案受限情況下,以大數據助力初核立案,全省上半年立案數同比有小幅增長。”江蘇省紀委監委建立一體化查詢協作機制,推動審批、辦理、反饋、分析等信息工作在線上完成,實現“初核查詢不出門”。今年以來,省市縣三級應用大數據平臺開展信息查詢次數同比增長230%,為監督辦案提供了有力數據支撐,推動辦案方式“由供到證”向“以證促供”轉變。重要案件實行技術人員全程跟蹤服務,與辦案人員協同配合,案后共同總結復盤,實現技術人員與辦案人員優勢互補,以信息技術提升問題線索成案率、辦案效率。
“紅色事項是待辦,黃色是辦理中,綠色是已辦結。”近期,浙江省義烏市紀委監委升級改造該市村務監督“清廉釘辦”平臺,新增“三色”預警模塊,判斷、識別、預警68類基層權力運行中的問題,并自動推送到有關部門及負責人手機端,督促限時辦結。
義烏市紅旗村黨總支副書記陳黎明全程參與平臺研發,他在視頻連線中向記者展示了模塊運作方式。平臺上每條信息都包含紙質掃描件、干部電子簽名等原始資料。“這些信息不是定期批量上傳,而是實時公開的。所有流程都在平臺完成,避免了后期偽造數據。”陳黎明介紹,信息之間相互對照,有不合理之處就會觸發預警。“仔細看這條,9點上工,工作時長4小時,但9點半就結算工錢了,有虛假用工嫌疑。”
陳黎明說,現在各項村務走平臺,實時填報,隨時預警,村監會一清二楚,監督更便捷有力。“村干部也歡迎,權責清晰,能避免誤解,村民更信任,工作好開展。”(記者 徐菱駿)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