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我有近2000元農村改廁補助款到現在都沒有拿到,聽說鄉里很早就把錢撥到村里了,村里一直卡著不發。”不久前,安徽省寧國市南極鄉紀委在對群眾反映強烈的民生問題進行調查時,發現該鄉永寧村23戶村民共計39100元的農村改廁補助款,自鄉政府撥付到村里以來已經8個月了,但村里卻一直未發。
隨后,在鄉紀委的監督下,拖欠了8個月的改廁補助款終于一分不少地發放到群眾手中,因違反群眾紀律,相關負責人受到黨紀處分。這是寧國市紀委監委在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1+N”專項整治中,查處的一起典型案例。
今年5月,安徽省紀委監委印發《深入開展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1+N”專項整治實施方案》,聚焦鄉村振興和民生領域若干方面突出問題,持續用力解決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1’是指鄉村振興領域腐敗和作風突出問題,作為全省面上的整治項目,‘N’是指民生領域若干方面突出問題,作為省紀委監委各派駐機構督促主管監管部門自選開展的整治項目。”該省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安徽省紀委監委緊盯群眾反映強烈的重點領域突出問題,每年確定主題開展專項整治,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及時回應群眾期待,讓群眾從一個個具體問題的解決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據了解,今年“1+N”專項整治主要圍繞村級扶貧項目資產后續管理、村級集體經濟組織運營管理、惠民惠農財政補貼和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管理使用等方面,嚴查貪污侵占、優親厚友、截留挪用以及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漠視侵害群眾利益等問題。在自選項目上,聚焦教育醫療、養老社保、生態環保、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以及執法司法等重點領域突出問題,發揮“室組”聯動作用,由各派駐機構督促駐在單位深入分析、找準切口,持續深入開展專項整治。同時,推動查糾并舉、以案促改,督促做好后續整改文章。
2018年至2020年,安徽連續3年深入推進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起步之年突出治標嚴查處、攻堅之年注重遏制強監督、收官之年緊盯重點抓治本,特別是對“多、推、虛、浮”等扶貧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表現劃出紅線,對觸碰紅線者嚴肅查處。以省市縣三級重點督辦方式,直查直辦群眾身邊特別是扶貧領域腐敗和不正之風問題,3年先后分5批共篩選1457件扶貧領域重點問題線索交各地直辦領辦,省紀委監委跟進督辦,共處理1404人,其中黨紀政務處分511人。
去年,結合中央巡視反饋意見整改和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安徽省紀委監委會同有關部門聚焦執法司法、養老社保、惠農財政補貼資金、醫療醫保等4個重點領域,開展“四聚焦四整治”專項行動,全年共督促整改問題12106個,追繳追回違規資金5.3億元。此外,省紀委監委還聚焦房地產領域突出問題開展專項監督,督促解決“辦證難”“安置難”房屋90余萬套,有效解決了一批歷史遺留問題。
“開展這些專項整治或專項行動,都是立足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執紀專責,選準小切口,奔著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去,分類施策、精準施治,既較真碰硬監督推動解決問題,又嚴肅查處背后腐敗和責任、作風問題,督促查找漏洞、改進監管、完善制度。”安徽省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一手深入糾治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一手監督推動為群眾辦實事,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記者 陳多潤 通訊員 康紳韜)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