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你們間隔多久對校園公共場所進行消殺?疫情防控應急物資儲備怎么樣?”“來訪人員是否全部進行了掃碼登記?”日前,宿松縣紀委監委依托“監督檢查室+派駐(出)紀檢監察組+鄉鎮紀委(監察辦公室)”的監督模式,深入學校、醫院、商超、賓館等公共場所開展聯動監督,助推疫情防控各項措施落實落細。
今年以來,宿松縣紀委監委針對監督檢查觸角不深、派駐紀檢監察組力量薄弱、換屆后鄉鎮紀委業務不精等問題,統籌優化監督資源,積極探索“室組地”聯動模式,通過加強制度機制建設、開展聯合監督檢查、強化力量整合調度等方式,讓“單兵作戰”變為“聯合聯動”,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實現“1+1+1>3”的效果。
按下“整合鍵”搭建協同作戰平臺。建立健全“室組地”協作區機制,按照資源整合、優勢互補、統籌聯動的原則,將全縣22個鄉鎮紀委、17個派駐(出)紀檢監察組、14個內設職能部門劃定為3大協作片區,按照“委班子成員+紀檢監察室+派駐紀檢監察組和鄉鎮紀委”模式,搭建聯合作戰單元,建立全縣“一盤棋”監督治理體系,由“一根繩”變成“一股繩”,監督全覆蓋從“有形”向“有效”轉變。
共享“資源庫”放大聯動疊加效應。每個紀檢監察協作區既是多個作戰單元,也是一個聯合整體。對案情復雜、查處難度大的案件,相關單位按程序提交申請,經分管領導批準后啟動協作程序,通過人員互動、手段互補、信息互通,實現監督力量攥指成拳。
“該問題線索經核查不屬實。”前不久,在接到群眾舉報孚玉鎮政府相關部門在危房改造工作中存在不作為等問題后,縣紀委監委運用“室組地”聯合辦案模式,迅速對相關問題進行核查。
“以往開展工作時,經常會出現人手短缺、力量不足的問題。現在,我們從單打獨斗變成了聯合作戰,工作更高效順暢了。”談到“室組地”聯合辦案,第二紀檢監察室主任葉旸深有感觸。
打好“組合拳”提高監督治理效能。注重發揮“室”的統籌指導作用,強化“組”“鄉鎮”的全局意識。建立定期工作例會制度,集中了解掌握派駐紀檢監察組、鄉鎮紀委案件查辦、信訪問題核查等具體情況,對大家在監督檢查和案件查辦過程中存在的疑惑、困難進行解答,及時總結辦案中存在的不足,集思廣益、查漏補缺,多方面積累案件查辦經驗,進一步提升辦案質效。深入了解“組”“鄉鎮”在監督檢查、審查調查等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困難和協作需求,加強業務指導,提升聯合聯動的規范化水平。
“探索運用‘室組地’聯動模式聯合監督執紀,既有利于解決信訪件和問題線索處置不均衡問題,也有利于大家在協同作戰中相互學習、優勢互補,共同提升履職能力。”該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把加強“室組地”聯動監督作為推進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課題,堅持邊學習邊調研邊工作邊總結,探索經驗、把握規律、提升質效,推動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安慶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