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一年來,我們繃緊監督之弦,堅持做到聯系單位工作開展到哪里,監督就跟進到哪里,對中低產田改造、糧食補貼申領開展重點監督……”在年度述職評議會上,派駐農業農村局紀檢監察組組長總結晾曬年度履職“成績單”。
今年以來,定遠縣紀委監委不斷擦亮監督“探頭”,強化對派駐機構領導和管理,推動派駐監督精準化、辦案規范化、隊伍專業化、保障信息化,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堅持壓實監督責任、傾斜監督力量,實行綜合和單獨派駐的“10+4”體系,實現對縣直52個單位“橫向到邊”監督。找準派駐監督切入點,堅持“三化”并舉,打好派駐監督“組合拳”,開創常態化、精細化、可視化的派駐監督局面。今年上半年,全縣派駐紀檢監察組共處置問題線索18件,立案8件,結案3件,處分3人,充分發揮了派駐的監督實效。
深化制度管理,發揮“派的權威”。完善派駐監督工作機制,明確工作職責,用職責清單和考核辦法將主動監督制度化。印發《派駐紀檢監察組職責目錄清單》,從督促主體責任落實等8個方面確定派駐機構22項工作職責,以制度的剛性激發派駐機構內生動力,推動派駐監督提質增效。今年以來,全縣派駐機構累計列席“三重一大”會議53次,開展專項監督檢查43次,協同參與辦理問題線索36條。
強化交叉聯動,釋放綜合效能。綜合運用“室組地”聯合辦案模式,盤活力量、補齊短板,實現辦案力量統一調配、審查調查統一實施、以案促改統一深化,達到同頻共振、同向發力的效果。出臺派駐機構分組聯系紀檢監察室制度,完善報告審批、聯動監督、聯合排查等配套機制,進一步破除條塊分割,實現同頻共振、同向發力。此外,該縣紀委監委重點探索派駐監督與巡察監督貫通融合的有效路徑,明確派駐機構審核指導、督促督查、線索處置、持續監督等6項職責,保障監督效率最大化。今年以來,查找案發單位及有關職能部門管理漏洞30個,完善機制46項,開展警示教育活動50余場次。
優化考核機制,發揮“駐”的優勢。重考核,強激勵,出臺《派駐機構目標績效考核辦法》,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開展派駐機構目標績效量化集中考核工作,切實做到明確監督事項、考核內容、考核方法、結果運用。縣紀委監委堅持量化、可評價、易操作的原則,采用“季跟蹤、年考核”的方式,通過民主測評、季度匯報與派駐紀檢監察組年終工作述職相結合的方式,充分發揮“述職+點評+測評”的效力,積極查找“病灶”,明確“方向標”,強化跟蹤問效促落實,激發派駐機構履職盡責的內生動力。派駐紀檢監察組至少每半年會同駐在單位黨組專題研究一次黨風廉政工作,靈活用好日常監督檢查、工作例會、民主生活會等工作載體,達到對所監督單位進行“貼身監督”、“日常監督”、“長期監督”,形成“常駐不走的監督組”。
“接下來,我們還將持續完善派駐紀檢監察干部教育培訓、管理監督、考核評價等機制,提高‘室組地’聯動能力,努力推動派駐監督工作高質量發展。”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滁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