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原副局長金新的處分決定已下達你局,現建議你局……”今年2月25日,安徽省淮南市紀委監委駐市發改委紀檢監察組針對市糧儲局發生的涉糧腐敗案件,發出一份監察建議書,要求用身邊事警示教育身邊人,推動完善相關制度,做好查辦案件“后半篇文章”。
開展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以來,安徽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在從嚴從重懲治涉糧腐敗的同時,以制發案件通報、紀檢監察建議書等方式,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治,并結合自查自糾、專項審計和巡視巡察發現的問題,推動健全完善糧食安全監管制度和體制機制建設,著力提升系統治理水平。
深入剖析短板漏洞
“中儲糧安徽分公司有關人員與糧商內外勾結,收受賄賂,已留置24人(含涉案糧商等)”“肥西縣瑞豐糧油公司原董事長、經理戴照奎涉嫌挪用公款、貪污、受賄案,已留置5人”……
為一體推進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審查調查,安徽省紀委監委統籌建好問題線索起底、自查自糾、專項審計、專項巡視巡察“四本臺賬”,指定專門審查調查室負責專項整治重點案件查辦工作,強化督查通報,從嚴從重懲治腐敗。各省轄市紀委監委也結合自查典型案件進行剖析,查找癥結、提出建議。截至今年4月6日,全省共立案478件559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72人、移送檢察機關44人,其中19人主動投案。
“推動專項整治走深走實,必須深入剖析案件暴露的管理短板和制度漏洞,督促綜合施治推進改革,全面提升糧食安全治理體系質效。”安徽省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涉糧腐敗多發的部門和單位黨組織,以及履職不力的黨員領導干部,要動真格嚴肅追責問責。
精準做好以案促改
在查辦全椒縣華豐糧油儲運有限公司原經理胡洪水嚴重違紀違法案時,滁州市紀委監委發現,華豐公司系省糧儲公司控股子公司,但省糧儲公司控股不控權。胡洪水入股后大肆安排“自己人”、搞“家天下”,利用政策執行和監管漏洞,套取國家政策糧資金,“以陳頂新”、偷賣公糧、盜賣溢余。
針對該案暴露的問題,滁州市紀委監委督促建立完善制度機制102項,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5件,對整改中履職不力的5人作出處理,推動全市40個涉糧問題整改清零。
專項整治重在“懲”,關鍵在“改”。安徽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做實以案促改“后半篇文章”,強化警示教育,督促堵塞漏洞,推動形成靠制度管權、管糧、管人的長效機制。
宿州市紀委監委組織編印涉糧典型案例警示教育讀本5類,發至全市36家涉糧單位,督促開展警示教育30次,相關人員主動退回違規款58.52萬元;針對糧食倉儲管理、溢余糧處置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合肥市紀委監委督促相關部門和企業建立完善制度機制40項;巢湖市紀委監委駐市發改委紀檢監察組牽頭組織開展全市涉糧業務專題培訓,對涉糧領域容易出現的風險點列出“負面清單”;亳州市紀委監委系統深入分析糧食購銷領域權力運行軌跡,推動防范廉政風險;駐省國資委紀檢監察組督促省國資委制定或修訂制度8項,推動2戶涉糧省屬企業健全完善內控合規管理體系,出臺制度16項,堅決堵塞經營管理漏洞。
改革提升治理質效
專項整治核心在“治”。安徽省把嚴懲腐敗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進治理貫通起來,省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小組牽頭抓總、統籌協調,深化運用案件查辦、自查自糾、專項審計和巡視巡察等工作成果,督促各有關部門一體發力、綜合施治,推動深化糧食領域體制機制改革,強化行業監管。
圍繞糧食行政機構設置不夠合理、監管力量不足等問題,按照安徽省委省政府部署,由省委編辦、省發改委、省國資委分別牽頭,正合力推進糧食主管部門機構改革、政策性糧食收儲管理體制改革和國有糧食企業重組整合等改革措施。
針對當前糧食購銷管理體制中較為普遍的政企不分現象,省國資委牽頭推動糧食企業重組,謀劃組建省糧食集團,設置儲備糧管理公司,實行政策性業務和經營性業務分開運行。為防止儲備企業出現為了市場化經營挪用政策性糧食資金、違規抵押政策性糧食庫存等問題,省糧儲局印發《關于推進儲備糧承儲企業政策性業務與經營性業務分開的指導意見(試行)》,保障政策性糧食數量真實、質量良好、存儲安全。
目前,安徽省正研究制定黨政同責實施方案和責任清單,細化考核、獎懲等措施,探索從今年起把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納入對105個縣(市、區)鄉村振興考核內容,壓實縣級黨委政府糧食安全主體責任。(陳多潤 何鵬領)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