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加強政治監督 推進科技系統自我革命
駐省科技廳紀檢監察組組長 江皓
2021年駐省科技廳紀檢監察組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和省紀委十屆六次全會精神,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戰略方針,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督促進一步完善全省科技創新體制機制,釋放科技創新動能,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優化科技創新政治生態,以有力的政治監督保障省科技廳、省科協“十四五”勝利開局。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深刻總結了新時代黨的自革命的成功實踐,開辟了百年大黨自我革命的新境界;“六個必須”深刻闡釋了堅持自我革命和全面從嚴治黨的內在聯系,“九個堅持”提供了推進自我革命的方法論,為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南。劉海泉書記在省紀委十一屆二次全會中強調,省紀委監委和各級紀委監委要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政治自覺,堅定不移正風肅紀反腐,圍繞現代化建設大局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推進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省紀委監委駐省科技廳紀檢監察組必須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及省紀委十一屆二次全會精神,認真履行監督職責,推進綜合監督單位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一是牢記 “國之大者”,推動政治監督具體化常態化。以具體化常態化的政治監督舉措,監督推進省科技廳、省科協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從嚴治黨、堅持科技自強自立、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重要論述指示批示精神和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中央和省委關于科技創新的重大決策部署;監督落實國家實驗室服務保障工作、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等高對接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督促加快政策制度完善、加快建設科技創新攻堅力量體系、暢通科技成果轉化、充分釋放科技創新動能、助力安徽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監督落實中央及省委巡視反饋問題整改、履行意識形態責任制督查、審計監督、科技項目審批和資金使用監管監察建議進一步整改等落實。以強有力的政治監督,推進科技系統自我革命。
二是壓緊壓實主體責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責任落實。監督推動綜合監督單位黨組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加強對領導班子和“一把手”等關鍵少數的監督,以“關鍵少數”壓緊壓實主體責任,加強對黨員、干部的經常性監督和全方位管理,加強對青年干部的監督。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要用好黨章、黨規、準則、條例、規定等管黨治黨制度利器,扎牢制度的籠子,規范權力運行機制。要及時系統排查科技系統存在突出問題及廉潔風險,精準研判,科學處置,建章立制,推動完善廉政風險防控機制。
三是堅持零容忍態度,縱深推進科技系統反腐敗斗爭。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重點查處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案件。聚焦政策支持力度大、投資密集、資源集中的領域和環節,嚴肅查處省科技、科協系統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審批、資金事業、企事業改革、公共資源交易、隱形腐敗等問題。堅持正風肅紀,減存量遏增量,一體推進“三不”,確保科技系統黨員干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
四是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鍥而不舍糾“四風”樹新風。持續加固中央八項規定堤壩,監督落實群眾工作機制,堅持不懈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密切關注“四風”苗頭性、傾向性、隱蔽性問題,堅決糾治影響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加重基層負擔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深入整治損害黨的形象、群眾反映強烈的享樂主義、奢靡之風。查處不尊重規律、不尊重客觀實際和群眾需求的亂作為,以及推諉扯皮、玩忽職守、不思進取的不作為問題,推動綜合監督單位樹立新風,全心全意為廣大科技創新主體服務、為科學家服務、為科研人員減負。
五是加強自身建設,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持續強化理論武裝,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及省紀委十一屆二次全會精神,落實政治過硬、本領高強要求,深入貫徹《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委員會工作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實施條例》,在學深弄懂做實上下功夫。加強調查研究工作,深入調查研究綜合監督單位全面從嚴治黨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特點和規律,科學提出紀檢監察建議。加強對綜合監督單位機關紀檢工作的指導,堅持室組聯動、上下聯動,持續改進工作作風,把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貫穿作風建設全過程,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以更扎實舉措、更務實行動推進作風轉變。自覺接受黨內外監督,自覺做到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自覺做遵紀守法的標桿、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