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五月中旬的陽光溫暖而明媚,碭山園藝場壹號梨園種植基地一片繁忙景象。管理人員正熟練地遙控靶向噴藥機,為梨樹精準噴灑生物農藥。噴藥機后部的10多個噴頭同時作業,霧狀的藥液均勻地灑落在梨樹上。僅用兩天時間,200多畝梨園的噴藥任務便順利完成。這一高效作業的背后,是梨園“天空地”數據信息采集監測網絡的有力支撐。它不僅解決了傳統梨園監測體系不完善、作業服務不智能等問題,更為碭山水果產業的綠色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宿州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將鄉村振興特色產業作為監督重點,靈活運用“1+X”監督工作機制,協同農業農村局、財政局等相關單位成立督查組,深入田間地頭、工廠車間、項目現場,通過實地調研、面對面交流、現場辦公等方式,全面了解企業需求和群眾訴求,精準掌握特色產業發展的痛點、難點問題,及時協調解決實際困難。將農業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引入傳統酥梨產業,用數字賦能打造“智慧梨園”,是碭山縣紀委監委因地制宜引導和鼓勵特色產業發展,為產業發展紓困解難的生動實例。
督查組在走訪中發現,盡管特色產業經過幾十年發展已具備一定自發性,但相關職能部門對當前特色產業發展遇到的瓶頸等問題研究不夠深入。為此,該市紀委監委監督推動職能部門圍繞項目扶持、獎補資金等重點為農業龍頭企業培育方出臺一系列相關政策和措施,印發《宿州市農業產業發展行動方案》,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和業務指導頻次,引導農戶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碭山縣專門成立酥梨研究院,持續加強技術供給,對新品種選育與生產擴繁、酥梨生態學、種質資源保護、酥梨品質控制及生產技術研究等方面開展深入研究,不斷擦亮“碭山酥梨”金字招牌。截至目前,該縣已建成高標準碭山酥梨示范基地21個,打造“碭山酥梨第一園”“一號梨園”等智慧農業的新樣板。
針對特色產業發展資金量大、項目多、收益面廣的情況,宿州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對特色產業資金分配、撥付、使用等關鍵環節開展全流程監督。圍繞資金使用的關鍵環節和風險點制定監督清單,構建“市縣鎮村”四級聯動監督體系,整合財政、審計等多部門力量,開展“照單監督”。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詳細記錄,通過“一臺賬一清單”跟蹤督促整改,確保資金專款專用、足額到位。同時,結合開展農村集體“三資”專項監督,對農村閑置資產進行登記摸底,在明確數量、位置、交通條件等情況后,推動各鄉鎮通過專家研究、村民大會等形式,以及土地占補平衡等方式,為特色產業規模化發展提供支持。
為全方位優化特色產業發展環境,該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聚焦干部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等問題,建立“發現問題—分析研判—督辦解決”的工作閉環,著力發現并糾治推諉扯皮、敷衍塞責等作風問題。依托“清風護企”行動,督促農業農村部門加強技術推廣與培訓,建立“黨員+群眾”“大戶+小戶”聯動幫扶機制。推動相關部門通過線下參展和線上推廣,積極對接客商資源,暢通特色農產品銷路,助力特色產業做強做大。
“特色產業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紀檢監察機關將始終立足職責定位,以精準監督為特色產業保駕護航,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廉動力’。”宿州市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宿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