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這次處理的問題線索,涉及不同層級單位和復雜業務領域,要不是‘室組地’聯合發力,單憑我們很難突破。”近日,濉溪縣南坪鎮紀檢干部在參與“室組地”聯合辦案后深有感觸地說。
近年來,濉溪縣紀委監委針對基層監督力量分散、監督盲區難消等問題,積極探索“室組地”聯動模式,構建“區域協作、組室聯合、全域監督、協同辦案”工作機制。
搭建協作矩陣,強化聯動協同。濉溪縣紀委監委運用“室組地”監督模式,將9個紀檢監察室、15個派駐紀檢監察組、13個鎮(園區)紀(工)委統籌劃分為4個聯動協作區。每個協作區由1名副書記牽頭指揮,1名常委跟進協調,2個紀檢監察室主導抓總,搭建起穩固的“室組地”聯動平臺。充分發揮“室”的專業優勢、“組”的行業洞察、“地”的屬地熟悉度,揚長補短,形成縱向貫通、橫向協同、整體高效的監督執紀新格局。
優化運行機制,釋放疊加效能。針對“室組地”聯動監督和辦案中存在的溝通不暢、責任不清等問題,縣紀委監委建立“全鏈條”工作機制。從統籌協調、職責定位、聯動權限、運行規則、規范管理等方面入手,完善日常聯絡、線索流轉、案件會辦、定期會商等工作制度。打破監督主體間的壁壘,打通線索移送、證據互認、信息共享等環節堵點,實現監督檢查和案件查辦的全流程順暢銜接。
聚焦精準監督,提升治理質效。縣紀委監委采取“專兼掛”三種監督方式。“專”即各紀檢監察室、派駐紀檢監察組、鎮(園區)紀(工)委依職責開展日常監督檢查和審查調查;“兼”即依據“室組地”聯動機制,開展交叉監督、聯合辦案,履行協作區工作職責;“掛”即根據專項行動要求,組建專項監督檢查組,履行專項監督職責。通過監督力量整合、辦案資源調配、審查調查統一實施,實現監督執紀的精準化、長效化。
“‘室組地’模式要持續釋放效能,需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完善機制,提升監督執紀的精準度和威懾力,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推動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濉溪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淮北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