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減少一項重復檢查,節約400多元,省去至少一天的重新掛號和排隊檢查時間……這是今年70歲的汪先生看病就醫享受到的便利。汪先生患有重大疾病,由于病情加重,其日前從安徽省霍邱縣來到位于合肥市的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就診。
當日坐診醫生張銀順通過醫生工作站影像云平臺的彈窗提醒發現,汪先生一周前曾在霍邱縣一家三級醫院做過腰椎MR平掃。根據患者癥狀和檢查結果,張銀順很快開具住院證,建議患者盡快住院治療。“患者不需要再重復檢查,我們也提高了診治效率。”張銀順告訴記者。
醫學檢查檢驗結果能否互認,關系群眾切身利益。2024年8月以來,安徽省紀委監委將推動解決重復醫學檢查檢驗、減輕群眾看病就醫負擔作為監督檢查重點,緊盯關鍵環節,壓實主體責任,督促有關職能部門和醫療機構落實醫學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加快推進互認工作提速擴面增項進程,切實為群眾就醫減負。
記者從安徽省衛生健康委了解到,去年之前安徽已建設完成全省統一的“智聯網醫院系統”檢查檢驗監管平臺,實現全省范圍內醫學影像檢查數據信息互通和跨區域共享調閱,醫生可以通過醫生工作站影像云平臺調閱患者省內其他醫院全量影像結果,患者可以通過居民端查詢本人全部影像結果。
“檢查檢驗結果互聯互通讓群眾就醫更便捷,不用再像以前那樣隨身攜帶膠片、檢驗報告等諸多材料,也為結果互認提供了信息化支撐。”安徽省衛生健康委醫政處處長馬玉龍表示。但由于醫療機構之間的檢查檢驗項目編碼不同,且信息系統精準作出影像檢查自動發現、重復檢查自動提醒等方面還有不足,省級層面推進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工作一度進展緩慢。
安徽省紀委監委結合日常監督檢查發現的問題,采取督導調研、“室組”聯動監督等方式,督促省衛生健康委落實上級工作部署,扎實推進醫學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工作。省紀委監委駐省衛生健康委紀檢監察組與省衛生健康委黨組專題會商,就推進醫學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工作提出意見建議,壓實主體責任。隨后,省衛生健康委召開全省檢查檢驗結果互聯互通現場會,加速推進全省醫學檢查檢驗結果互聯互通,完善結果互認等運行機制。
“我們組建了監督工作專班,與省衛生健康委醫政處、規劃信息處及省衛生健康信息中心等保持經常性溝通交流,提出工作建議,推動落實舉措。”省紀委監委駐省衛生健康委紀檢監察組組長孫云介紹,該紀檢監察組實地調研互聯互通互認工作進展情況,督促有關部門單位在醫學影像檢查數據信息互通和跨區域共享調閱的基礎上,加快推進醫學檢驗互聯互通互認進程。
為穩妥有序推進互認工作,安徽省印發《進一步推進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互認工作提速擴面增項目標,健全完善激勵保障措施和監測反饋機制。省衛生健康委制定印發質控標準,指導全省醫療機構完成2713項影像檢查項目編碼規范對照,實現全省影像檢查項目編碼統一,并組織對各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定期評估,確保質量。截至目前,安徽省省級互認醫院已擴展到70家,包括省內所有三甲醫院、2家省屬三級專科和4家市級三級綜合醫院;省級互認項目增加到382項。
1月17日,該省召開全省衛生健康工作會議,將“各市內醫療機構之間檢查檢驗結果互認項目超過200項”列為今年安徽衛生健康系統十大為民服務實事項目之一,推進市級層面的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工作。安徽省紀委監委通過印發工作提示、推動省市縣三級紀委監委聯動監督等方式,進一步壓緊壓實各級衛生健康委主管監管責任,推動互認工作提質增效、加快落實,為群眾就醫創造更便利的條件。(本報記者 陳多潤 通訊員 王強)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