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暮春時節,宿州大地草木蔓發,萬物并秀。走進安徽省宿州市蘇寧廣場前的黨群驛站,“廉政圖書角”內,呂濤先生正手捧《廉潔齊家》,給 6 歲的小孫女講述書中司馬光的節儉治家、崇簡戒奢、為政清廉的故事。這溫馨的一幕,正是宿州市推動廉潔文化融入基層、走進群眾的生動縮影。
只有將廉潔文化融入基層、貼近群眾,才能發揮廉潔文化于潤物無聲中以文化人、化風成俗的作用,形成全社會崇廉尚潔的良好風尚。宿州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創新形式、豐富載體,推動廉潔文化在基層落地生根,讓廉潔清風浸潤百姓“生活圈”。
“看得見、摸得著,廉潔教育才能‘觸手可及’。我們利用公園、景點、黨群驛站等公共場所,將廉潔元素融入群眾生活空間和公共文化服務陣地,讓廉潔教育更接地氣、有人氣?!笔屑o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介紹道。在蕭縣,蔡洼廉政教育基地通過修復舊址、建設紀念館、舉辦紅色文化展覽等形式,將廉潔文化與革命歷史深度融合。靈璧縣則依托“鐘馗文化”,打造了鐘馗廉潔文化園,結合靈璧百年黨史館,開展場景化、沉浸式教學。此外,各縣區因地制宜,打造“清廉書屋”“廉政圖書角”“口袋公園”等特色廉潔文化“微陣地”,讓群眾在休閑娛樂中接受廉潔文化熏陶。
深入挖掘本地傳統文化、紅色文化、家風文化中的廉潔因子,將廉潔文化與地方戲曲、民俗活動相結合,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廉潔文化。泗縣以“泗州戲+大運河文化+廉潔文化”為主題編排的清廉小戲《清官何誠疏運河》深受群眾喜愛,泗州戲《村支書嫁女》《狀元與乞丐》在“送戲下鄉”活動中,開展巡演15場次,觀演群眾4000余人。碭山縣將“梨花品質”廉潔文化品牌和“賞花經濟”系列活動深度融合,結合30屆梨花節,舉辦“梨花廉韻清風相伴”好戲“廉”臺活動3場次,書畫展1場。靈璧縣則以大鼓書、三句半、快板等特色文藝表演形式,把廉潔文化劇目《小微權力監督來宣傳》《退彩禮》送達“鄉村春晚”10余場,在鄉村吹起清廉之風。
為推動廉潔文化建設融入實踐,“落地生根”,宿州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依托“清廉村居”“清廉社區”建設,將廉潔理念融入基層治理,引導基層黨員干部清正為民,積極回應群眾關切,致力辦好惠民實事,讓群眾在生活中可感可及。在碭山縣葛集鎮范套村,“廉情監督室”成為群眾反映問題的“直通車”,讓群眾有問題直接說,有困難直接辦,有效保障了群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埇橋區開展“板凳會”“干群夜話”等活動,蕭縣官橋鎮前白村設立“清風監督員”,將監督觸角延伸到群眾身邊“最后一米”。(宿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