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像我們年輕時候還是經常聽廬劇、黃梅戲的,現在好久沒聽過戲劇了,讓我有種找回青春的感覺,太過癮了。”淮南市謝家集區楊公鎮湯王村村民洋溢著笑臉說道。
近年來,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但謝家集區紀委監委在監督檢查中發現,相比于豐富的物質生活,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特別是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形式和內容都比較單一。
為了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弘揚真善美,使得人民群眾在參與文化生活的同時能夠接受優秀文化的熏陶,全面助力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區委區政府將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納入全區45項民生實事工作任務,區紀委監委督促區文旅局結合實際,調查了解群眾興趣愛好,以群眾滿意為目標,提前謀劃、周密部署、嚴格把關,精心組織“送戲進萬村”工作,將廬劇和推劇作為演出門類,傾力滿足基層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著力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滿意感。
為確保“送戲進萬村”工作圓滿完成,謝家集區紀委監委及區文旅局高度重視,堅持“文化為民、文化惠民”,扎實履職盡責,不斷推進落實。截至目前,謝家集區6個鄉鎮56個行政村,投入資金近20萬元,開展“送戲進萬村”演出56場,其中30個行政村演出廬劇,26個行政村演出推劇,每場均不少于150分鐘。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內涵,加快新時代鄉風文明建設,探索將政策宣講、普法宣傳、廉潔文化、文明規范、反詐防騙等與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結合起來,不斷豐富人民群眾精神生活,著力提升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區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淮南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