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油條在“油鍋”里翻來覆去不能自拔,總受“煎熬”,老暗焦黃、面目可憎,稱之謂“老油條”。
人們評價一個干部,有時會說“某某是‘老油條’了”,說者一臉不屑,聽者心領神會,一個“油膩”+“甩手”干部的形象躍然眼前。
“老油條”式干部,其要害在于一個“油”字:油滑世故、油腔滑調、油頭滑腦、油嘴滑舌,自視閱歷豐富,愛“端架子”“耍大牌”“鬧情緒”“磨洋工”。表現為:一是愛擺老資格,居功自傲,對自己以前的“閃光點”津津樂道;二是好為人師,在年輕干部面前指手畫腳,只說不做;三是消極應付,得過且過,對工作能躲就躲,對責任能推就推;四是常抱怨政策不公、領導無能,就是不抱怨自己;五是只吃老本,不立新功,愛講條件,好找借口;六是斤斤計較個人得失,時不時鬧情緒,動不動耍大牌,工作紀律渙散,愛搞特殊化;七是愛傳播消極信息,喜歡當老好人,教唆年輕干部一些不當行為,開始培養“小油條”;八是巴結奉迎上司和領導,靠不正當的關系“混”。
“老油條”式干部的出現,固然與干部本人的思想覺悟不高、黨性修養不強、自我要求不嚴有關,但黨組織教育的缺位、監管的乏力、用人導向的偏差、考核指揮棒的失靈等,也為“老油條們”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好干孬一個樣”的考核評價機制,“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一個鍋里摸勺子,能將就就將就”的所謂“人性化管理”,都助長了“老油條們”不擔當不作為的歪風邪氣。
干部“老油條”作風不是小問題。這樣的“老油條”雖然是單位的個別現象,但是影響惡劣。他們為官不為,就像“蛀蟲”,腐蝕著集體利益,導致機關單位工作效率大大降低,更損害黨員干部隊伍形象。對年輕同志的影響更是不良的示范。一些年輕干部反映,科室在編人員不少,在崗工作的就這么幾個人,一些年紀大的同事根本都沒見過,更別說做工作了,到頭來工作都壓在了年輕人身上。
對待機關單位的“老油條”,一定要狠抓一把,大力整治。一是建好思想“高壓線”。越是臨退休的老干部越應該時刻秉持初心,以飽滿的精神狀態站好最后一班崗。有些干部思想觀念轉變不到位,不能適應新時代新形勢對黨員干部的要求,表現不積極、不主動,業務能力不足。對于這種能力不足型的“老油條”,就要幫助他們補足精神之“鈣”,堅定理想信念,秉持為民初心,提高工作標準,加強學習,努力種好“責任田”,在不斷錘煉中與時俱進。二是用好考核“指揮棒”。加強對干部的監督是防止干部“不作為、懶作為、亂作為”的有效途徑。對于作風散漫型的“老油條”,需要從制度監督上著手,絕不允許“檢查組來我上班,檢查組走我回家”的情況發生。要不斷規范考評程序,注重對考評結果的運用,真正將考核和民主測評用起來,全方位了解干部的日常表現,避免流于形式,通過制度實現“能者上,平著讓,庸者下”。三是亮出紀律“鋒利劍”。讓干部真正的將紀律裝在心上,將責任扛在肩上。對于無視黨規黨紀的“老油條”,需要將紀律的紅線亮起來,以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向上向善教育為目的,真正讓干部牢牢將規矩和紀律記在心頭,思想上和行動上都能保持優良作風。
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資歷深不代表學識深,年齡大不代表貢獻大,經驗多不代表能力強,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吃老本,最終會被時代所拋棄。拯救“老油條”式干部,其本人幡然醒悟、自我救贖是前提,因為誰都無法喚醒一個裝睡的人。單位領導也要敢于唱“黑臉”,該批評教育的批評教育,對“老油條”式干部一味哄著捧著、忍著讓著,是對干部本人成長進步、對單位政治生態的不負責任。更重要的,要把“憑能力用干部、以實績論英雄”的用人導向旗幟鮮明地落到實處,建立起重激勵、硬約束、嚴考核的動力機制和監督機制,喚醒新活力,激發新動能,奮進新時代。(青陽縣紀委監委 林寶來)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