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法者,治之端也。省第十次黨代會以來,省人大及其常委會緊扣貫徹落實中央及省委重大決策部署,把我省發展急需、群眾熱切期盼、富有地方特色的立法擺在優先位置,以良法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社會建設水平提升。
與時俱進 助力改革開放
9月17日上午,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舉行第九十七次主任會議,會議聽取了關于《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草案)》審查意見的匯報。審查意見認為,草案從自貿試驗區建設和管理的現實需求出發,以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務院《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等為依據,同時借鑒了外省市的立法經驗,在體制機制、投資開放與貿易便利、創新驅動發展、金融服務、產業優化升級、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作了具體規定,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自貿試驗區是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試驗田。用好這塊試驗田,需要加快破除制約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的體制機制障礙。省人大常委會及時啟動相關立法工作,用配套法規制度促進和保障自貿試驗區高標準高質量建設,將為著力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改革開放新高地、加快建設新階段現代化美好安徽提供法治支撐。
現實領域的改革實踐在迅速推進,法治領域的各項改革也要及時跟進,確保重要改革于法有據。《安徽省公路安全保護條例》開創全國先河,將農村公路三級路長制以法規的形式予以確認;全國首件關于商會的省級地方性法規 《安徽省商會條例》,填補了商會登記、運行、管理和服務等方面立法的相關空白,在立法推動 “放管服”改革上作出了有益探索;全國首部省級林長制法規《安徽省林長制條例》,用法制方式鞏固提升我省林長制改革成果,推進林業生態建設。
勇于創新,敢于先行,是省人大常委會近年來立法工作的鮮明特色。一項項立法,主動適應我省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引領著重要領域的改革實踐,為我省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法治保障。
協同聯動 服務一體化發展
今年7月中旬,長三角地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座談會在合肥召開。會議的主要議題是加強三省一市人大工作的協同聯動,為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展現人大作為。近年來,省人大及其常委會自覺肩負起人大在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的協同責任,通過與滬蘇浙人大立法協同,強化促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法律制度供給。
2018年11月,省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于支持和保障長三角地區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決定》。決定指出,安徽省與上海、江蘇、浙江三省市共同組建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提出長三角地區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議題和政策方案,協調推進區域合作中的重大事項和重大項目。根據決定,支持安徽省各設區的市同上海、江蘇、浙江三省市所轄設區的市(區)建立合作機制,深化合作交流,拓展合作領域。同時,加強與上海、江蘇、浙江三省市重大戰略一體對接、發展規劃等高對接、合作項目深度對接、體制機制無縫對接。
今年4月,長三角地區人大立法協同工作再結碩果,《關于促進和保障長江流域禁捕工作若干問題的決定》在安徽、上海、江蘇、浙江同步實施。在強調協同一致的基礎上,《決定》制定過程中,省人大常委會根據我省實際情況,對禁捕區域的劃定、信息化技術在禁捕領域的運用等有關條款作了相應調整,使其更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著眼于適應并促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需要,近年來,省人大常委會修改了港口條例,新增參與建立長三角區域港航協同發展機制,在修改科學技術進步條例中專章規范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并深化鐵路安全管理、養老服務等立法協同。多部法規的出臺和修訂,緊扣區域發展關聯度高、牽動性強的重大事項,有力支持和保障了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
回應關切 促進社會善治
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要嚴格落實疫情報告制度、授權縣級以上地方政府采取臨時性應急行政管理措施、將隱瞞病情認定為失信行為……去年2月9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 《關于依法全力做好當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決定》,并于當天公布施行。非常時期緊急立法,為我省實施最嚴格的防控措施提供了法治支撐,為動員全社會共同做好防控工作形成合力提供了法律依據。
因應疫情防控形勢,去年,省人大常委會全面提速相關領域立法修法,及時制定了中醫藥條例,修改了野生動物保護、食品安全、愛國衛生、預防接種等法規,用更加完善的法律制度守護人民生命健康和公共衛生安全。
法度立則萬事序,社會治則百姓安。緊扣回應人民群眾重大關切,近年來,省人大常委會立足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圍繞全省發展大局,以高質高效的立法工作為常態化疫情防控、經濟發展、社會建設等提供了法治保障。
《安徽省多元化解糾紛促進條例》《安徽省人大常委會關于依法做好多元化解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中矛盾糾紛工作的意見》順應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為規范促進多元化解糾紛工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將家庭教育納入法制化軌道,明確構建政府、家庭、學校、社會機構相關方共同參與的家庭教育格局。此外,志愿服務、老年教育、公共文化服務、警務輔助人員管理等領域工作也都于近年實現有法可依。
這些立法工作,緊抓關鍵環節,破解現實難題,為滿足群眾需求、提升社會建設水平提供了制度性方案。(記者 范孝東)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