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描繪了長江水天交接、水天一色之壯美;“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表達了對長江雄奇壯麗、豪邁壯闊之感慨;“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展現了長江萬般柔情、連綿不絕之寄思。
長江,綿延6300多公里,浩浩蕩蕩、奔流不息,滋養了廣袤豐饒的大地,孕育了璀璨的長江文明,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我國重要的生物基因寶庫。
“長江后浪推前浪”。滾滾江水輾轉奔流到今天,作為新時代人的我們,如何呵護“母親河”的美麗容顏,如何用實際行動響應長江大保護這個時代重任呢?
4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體學習會議上強調,“要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養生息,實施好長江十年禁漁”。 這是黨中央“為全局計、為子孫謀”的重要決策。作為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守護好“一江清水”,理當義不容辭。
堅持“微掃描”,加強日常監督。把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納入日常監督重點,聯合環保、水利、林業等部門不定期開展環境保護監督檢查,推進源頭治理。充分發揮好屬地監管和基層監督的“微平臺”“微網格”作用,加強分片式、輪換式、壓茬式、常態化的明察暗訪,尤其是加大對水生態恢復、地下水開采、飲用水源保護等方面的全方位“掃描”,重點排查職能部門履行監管責任是否到位,排查是否存在落實決策部署不力問題,排查是否存在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失職瀆職等行為。充分發揮好派駐(出)紀檢監察機構的“探頭”作用和專項巡察的“利劍”作用,聚焦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落實各項規定,嚴查失職失責問題。注重發揮信訪舉報的“千里眼”作用,善于從中發現端倪,及時有效維護群眾的環境權益。
緊盯“微權力”,加強跟蹤監督。把長江生態環境領域的“監督關口”前移一步,對“監督范圍”下沉一級,對“小微權力”盯細一點,不斷強化源頭治理。加強水生態環境保護全過程監督,變事后監督為事前、事中、事后監督并舉,變明查為暗訪,變定期督察為突擊式督察,變定點監督為“嵌入式”監督,確保監督實效。在日常監督中,既要盯住項目審批、工程建設、執法監管等環節違反政策規定、違反工作程序等問題,又要盯住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弄虛作假、吃拿卡要、以權謀私和貪污、挪用、截留、擠占生態環境專項資金等問題。針對涉及長江生態環境的信訪問題,嚴肅認真對待、嚴把處理關口、嚴格整治回應,做到問題不查清不放過、責任不落實不放過、整改不到位不放過、群眾不滿意不放過。
查處“微腐敗”,斬斷貪腐黑手。“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嚴格落實生態環境領域權力監督機制,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失職要問責,違法違紀要追究。對水生態環保領域違規違紀行為零容忍,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通報曝光一起,保持高壓態勢。對于環保督察發現的問題線索要嚴查快辦,對于群眾信訪舉報的問題線索應嚴肅認真處理,尤其是對于環境問題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一律嚴肅查處。發揮“問責一個、警醒一片、教育一片”的震懾效果,持續釋放越往后執紀越嚴的強烈信號,清晰傳遞實施長江大保護戰略、推動長江十年禁漁令落地見效的堅定決心。
讓我們共同用心呵護長江“母親河”的美麗容顏!(宣城市宣州區紀委監委 吳岳忠)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