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原以為這次意外只能自己承擔了,多虧了紀委緊盯不放,非常感謝你們為我撐腰。”剛拿到工傷賠償款的外賣小哥羅某開心地說。
此前羅某在送餐途中不慎摔倒,導致左鎖骨骨折,卻因其就職的平臺企業將勞務外包給了第三方公司,在工傷認定時拒不承認存在勞動關系,導致工傷認定陷入僵局。長豐縣紀委監委駐縣委組織部紀檢監察組了解情況后,立即督促縣人社局、縣總工會等職能部門成立聯合調查組,并全程跟蹤督辦。調查組通過調取平臺派單記錄、工資支付流水等關鍵證據,確認事實勞動關系,推動縣法院快立快審,最終依法判決羅某傷情屬工傷,相關企業承擔工傷保險責任。
隨著平臺經濟蓬勃發展,網約配送員、駕駛員、網絡主播等新就業群體規模迅速擴大,不同于傳統雇傭關系,新業態下勞動關系認定、糾紛化解難度大。為切實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合法權益,長豐縣紀委監委立足職能定位,將監督“探頭”對準快遞、外賣、直播等重點行業,開展集中整治,通過一線督查、信訪起底、臺賬核查等方式,壓緊壓實職能部門主體責任。截至目前,共推動縣人社局等職能部門辦理新就業形態案件156件,涉及280人160萬元,約談新就業形態企業35家,排查整改規章制度67條,指導重新修訂簽訂勞動合同或用工協議252份。此外,還督促縣總工會在全縣范圍內設置公會驛站76個,解決新就業群體“充電難、休息難、飲水難、如廁難”等問題,免費為100余名新就業勞動者開展健康體檢,發放各類宣傳資料2000余份。
“保障好新就業群體權益,既是為老百姓辦實事,也是為護航經濟發展添動力。”長豐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深化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專項監督,重點整治“假外包真用工”、社保缺繳、惡意欠薪等突出問題,推動構建“紀委監督+行業自律+政府監管+司法保障”的全鏈條權益保護體系,讓新業態勞動者真正感受到“勞動有尊嚴,權益有保障”。(合肥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