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制定整改措施533條、挽回損失42581元、追責問責24人次、完善制度67項……”日前,樅陽縣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第三督查組在一個鄉鎮開展督查時,仔細核對村級黨組織巡察成果清單及臺賬。該縣派出四個督查組對縣委第八輪巡察的9鄉鎮所屬105個村級黨組織和縣委第九輪巡察的3所學校整改進展情況開展實地督查。今年以來,樅陽縣紀委監委除了及時督促巡察整改以外,還通過黨性教育、曖心回訪、跟進監督等多種渠道進行紀法教育,一體推進“三不”機制建設。
黨性教育,在潤心鑄魂上發力。黨性教育從“心”開始,日前,樅陽縣紀委監委機關組織開展“緬懷英雄先烈、弘揚愛國精神”暨瞻仰縣旗山革命烈士陵園活動,通過“體驗式”黨性教育體驗,廣大紀檢監察干部感受革命烈士為國為家鄉的情懷與擔當,情感受到沖擊,內心受到震撼。該縣紀委監委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和新一輪深化“三個以案”警示教育,利用左光斗紀念館、渡江戰役中線指揮部舊址等紅色教育資源,引導黨員干部筑牢思想防線。全縣81個參學單位或部門,深入學習《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10講》《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解讀》,加大政法、醫療、金融、國企等領域廉潔風險防控,嚴懲民生領域腐敗、涉黑腐敗及“保護傘”,下發民生領域事項直辦單7份,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強化“不敢腐”的震懾。
曖心回訪,在組織關愛上發力。隨著全面從嚴治黨的不斷深入,“咬耳扯袖、紅臉出汗”的“第一種形態”運用成為常態。該縣紀委監委量身制定回訪教育方案,明確談話人員范圍和重點,不搞“千人一面”,根據受處分人員性格、履歷的不同特點,注重因人施治、對癥下藥,堅持回訪教育與“兩個責任”落實相結合、與排憂解難相結合、與處分決定執行情況檢查相結合,幫助受處分黨員干部解開思想上的“疙瘩”,實現批評教育有力度,組織關愛有溫度。今年以來,該縣紀委監委已對121名受處理黨員干部開展關愛回訪教育,對反映2名村級干部的不實檢舉在村“三委”會議上進行澄清通報,廣泛征求失實檢舉控告澄清工作實施辦法(試行)的意見建議,做好執紀審查和巡視巡察“后半篇文章”,切實扎牢“不能腐”的籠子。
跟進監督,在正風肅紀上發力。強化日常監督,綜合運用批評教育、談心談話、跟蹤督辦、函詢抽查、追責問責等方法,持續推動四項監督協同貫通。全縣紀檢監察干部緊緊圍繞和依靠黨紀黨規和監察法開展工作,對監督對象做到“盯全、盯緊、盯近、盯微”,即做到監督全覆蓋,做到監督常態化,杜絕“一陣風式”的監督。今年以來,組織開展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大檢查反饋問題整改“回頭看”,駐縣衛健委紀檢監察組督促制定全縣醫療機構規范診療行為專項整治行動檢查方案。“圍繞黨史學習教育、政法系統教育整頓、縣鄉村集中換屆、護航優化營商環境等重點工作開展政治監督,持續強化跟蹤問效,正風肅紀永遠在路上。”該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銅陵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