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百年黨史中,警示教育與先進典型示范教育始終相得益彰,這也是黨進行自我革命的‘紅色傳家寶’,通過這節黨史教育課的學習,我們心中都會自覺亮起一張警示牌......”。近日,在界首市黨史教育館,講解員結合新一輪深化“三個以案”警示教育內容和黨史中的反面案例,提醒前來參觀的紀委監委機關黨員干部要保持正確方向,打好拒腐防變預防針。
為促進紀檢監察干部知史愛黨、知史愛國,界首市紀委監委圍繞“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黨史教育各項任務,不斷強化組織領導,把黨史學習教育同新一輪深化“三個以案”警示教育結合起來,同“我為群眾辦實事”結合起來,同“十四五”高質量開局起步結合起來,下功夫、出硬招、見實效、求突破,不斷汲取智慧力量,奮力開創紀檢監察工作新局面。
學深學細,在“學黨史”上下真功。持續為每位紀檢監察黨員干部發放《論中國共產黨歷史》《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關于中國共產黨歷史論述摘編》《中國共產黨簡史》等黨史教育學習書籍。依托“心中有界”微信公眾號平臺,每日推送一期“黨史知識微測試”和“廉政時評議黨史”。督促紀檢監察干部按時收聽收看《黨史故事100講》,引導廣大紀檢監察干部學深學細,不斷凝聚起推動我市紀檢監察工作新發展的強大力量。截止目前,紀委監委機關共贈閱黨史教育叢書1000余冊。
格物致知,在“悟思想”上出硬招。通過組織紀黨員干部參觀阜陽“四九起義”紀念館和界首市黨史教育館,感受革命影響;定期集中觀看中央黨校中共黨史專題講座第一講《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和《朱毛紅軍與古田會議》等黨史教育專題片,深刻認識和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建立新中國、為什么能取得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等幾個關鍵問題,激勵和引導黨員干部在黨史教育中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知行合一,在“辦實事”上見實效。將黨史教育中的紅色基因和革命精神轉化為做好紀檢監察工作的強勁動力,以推深做實新一輪深化“三個以案”警示教育為著力點,珍視每一封舉報信,認真對待每一次基層走訪調研,精心準備每一次黨史宣講課,化解群眾關注的每一個難題,靶向群眾關心和制約發展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找實情、想對策、抓落實,以實際行動保持“我為群眾辦實事”的熱度。截止目前,在紀委監委14個督導組的指導下,全市各級黨組織為群眾辦實事達1821件。
篤信篤行,在“開新局”上求突破。真正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深化體制改革的動力,轉化為抓好政治監督的活力,轉化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定力,堅定理想信念,夯實理論基礎,一以貫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毫不松懈監督執紀,用實際行動踐行紀檢監察機關的初心和使命,以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為“十四五”高質量開局起步提供堅強保障。
“下一步,我們將結合近期重點工作,制定更多實招和舉措,持之以恒做實做細黨史教育,確保黨員干部有更大收獲,以更加昂揚的斗志、飽滿的熱情、蓬勃的朝氣和實際工作成效不斷推動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界首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阜陽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