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村里的財務公開怎么只有總數沒有明細?大家不用著急,只要隨手一拍,在微信公眾號里點擊問題上報,就可以直接提交到區鄉村三級網格員的監督信箱中,我們網格監督員收到問題反映后即可通過手機實現從審核到處理,從整改再到反饋,全程網上辦理。”六安市裕安區城南鎮桃灣村的三級網格監督長王成虎正在利用“板凳會”,向群眾介紹區里正在試點的“兩網一包”綜合監督平臺。
為做好中央巡視反饋意見整改,破解基層監督難題,六安市裕安區紀委監委積極探索開展“兩網一包”試點,通過構建監督工作網格化、方式網絡化和責任包干化的監督體系,推動基層監督在廣度、速度、深度和力度上全方位延伸,實現“到邊到拐”。
延伸監督“觸角”,擴大監督“廣度”。建立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區、鄉、村三級監督網格全覆蓋,將全區劃分為6個一級網格,區紀委監委班子成員擔任一級網格長,相關紀檢監察干部擔任網格員,實時監控運行情況,對處理不到位的事項亮燈預警。一級網格下劃分3到4個二級網格,鄉鎮街紀委書記擔任網格長,紀委委員任網格員,隨時上傳下達,督促具體事項落實。社區為三級網格,網格長由支部紀檢委員擔任,從“兩代表一委員”、村務監督委員會、物業管理等人員中擇優選聘網格監督員,負責廉情信息宣傳、收集、整理、匯總、上報等工作。三級網格既權責明晰,又能密切聯動,高效整合了專業紀檢監察干部力量和基層網格員人熟、地熟、情況熟的“監督前哨”優勢,激活了基層監督的“神經末梢”,消除了監督“盲區”。目前,該區在城南鎮和小華山街道共劃分了108個網格,選聘網格監督員136名,他們既是政策法規宣傳員、社情民意收集員,更是群眾身邊的監督員,充分發揮了凝聚監督合力的橋梁紐帶作用。
建設數據“平臺”,提升監督“速度”。充分運用“互聯網+”和“5G”等信息技術手段,上線“兩網一包”綜合監督平臺APP和微信公眾號,設置群眾監督直通車,真正做到群眾監督、網絡舉報“一鍵直達”,實現受理處置、反饋查詢“一站直通”,讓群眾監督更加便捷高效。理順內部工作機制,制定出臺網格內協作聯動制度規范,通過建立“室組”“室組鄉”監督聯動,實行交叉監督、異地監督、直查直辦等多種方式疏通堵點,加強網格內相互協作聯動和督促指導,保證最大限度發揮速度優勢。
曬出權力“清單”,拓展監督“深度”。把“小微權力”陽光運行作為監督的前置要件和關鍵抓手,推進基層小微權力“一單一策一圖一公開”(權力清單、政策法規、權力運行流程圖、結果公開),在網上公開“曬權”“亮權”。目前已梳理制定村級9類43項“小微權力”事項和鄉級15類32項權力公開事項,做到“權力全部進清單、清單之外無權力”,實現“應公開、盡公開”,對群眾不遮不掩,有效拓展監督領域。為擴大群眾知曉度,印制指導手冊,發放到鎮到村到戶,加強宣傳引導,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參與監督的積極性、主動性。
落實責任“包干”,加大監督“力度”。綜合運用約談、調度、考核、評價等制度機制,做到機構搭起來、隊伍強起來、職責專起來、監督硬起來,推進日常監督具體化、常態化、實效化。嚴格落實三級網格監督包保負責制,通過建立區鄉村三級網格監督員(長)責任、任務、履職“三個清單”,層層壓實監督責任。自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各網格片區召開日常監督專題研判調度會議13場次,推動開展各項監督檢查20余次,印發督查通報5期,推動立行立改問題60余項。
自2020年11月“兩網一包”綜合監督平臺投入試運行以來,已收集處理群眾反映問題和意見建議73條,督促整改村級權力運行不規范問題13項,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45件,組織處理7名村居干部,基層監督治理效能顯著提升。下一步,裕安區將在“一鎮一街道”先行試點經驗基礎上,在全區有序全面推開。(六安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