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現在網絡真方便,我之前在上海打工,用手機微信就能看到這我家的相關補助資金發放情況,村里的工程建設、開支什么的也是清清楚楚的。”青陽縣楊田鎮黃泥村民王某某對來訪的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說道。
為進一步規范村級“小微權力”運行,強化對基層“微腐敗”治理,青陽縣紀委監委根據市紀委監委部署要求,在充分考察學習調研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村級“小微權力”監督制約與互聯網的融合,推進建設村級“小微權力”監督管理平臺,著力強化對“小微權力”的監督作用。目前,全縣21個試點村(社區)在原來“陽光村務公開”的基礎上,進一步將各類村級“小微權力”運行過程和辦理結果在網上公示,使每位村民都可以利用網絡登錄平臺查看、監督村級事務,參與管理村級事務,有效保障村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讓群眾心中有一本“明白賬”。
退休下來的村委會主任何某感慨的說:“之前我在任的時候,村民總以為村干部優親厚友、胡亂開支等,怎么解釋都不信。現在‘小微權力’平臺開通了,村民可以通過平臺看到村里事務決策過程,還能看到每一筆開支,老百姓心里明白多了!村干部工作也好做多了!”
“下一步,我們將充分利用‘小微權力’網絡監督這個平臺,在探索試點的基礎上全面推廣,對村民關注的脫貧攻堅、民生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等工作情況,做到應公開盡公開、及時準確公開,方便村民隨時了解、監督,真正做到讓村里各項事務程序化、陽光化、公開化,營造基層良好的政治生態。”青陽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介紹。(池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