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前不久,從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瀏覽了《用公款打賞女主播 90后會計終獲刑》的案件剖析,我禁不住為某國有公司那位年輕的90后出納會計因自控能力差、價值觀扭曲、虛榮心作祟、放縱貪欲,做出套取巨額公款打賞網絡平臺主播的荒唐行為,最終受到黨紀國法嚴厲制裁,付出慘痛人生代價的警示教訓而扼腕長嘆,唏噓不已。
無獨有偶。近期翻閱2020年第51期《瞭望》新聞周刊,通讀《“小官大腐”“急于兌現”——青年公職人員違紀違法呈現新特點》的深度剖析文章,又一次令我掩卷沉思,感慨萬端。
結合工作實踐,我梳理、研究省市紀檢監察機關通報披露的黨員干部違紀違法案件也發現,少數“80后”“90后”青年公職人員對紀律和法律缺乏應有的敬畏之心,他們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或忽視、放棄對紀法的遵從,或越過權力的邊界、底線,利用掌握“可直接辦理具體事項”的便利,將本不屬于自己的錢財化公為私、據為己有,其貪污受賄腐化墮落的慘痛教訓令人痛惜。如,有的人小官大腐,職務不高非法獲取金額不小;有的人借職務便利“廣開財路”并快速變現,用于奢侈品、網絡消費和賭博支出等;有的人嘗試利用技術手段修改網絡程序、代碼等作案,犯罪手法日趨智能化;有的人“單打獨斗”,利用經手項目或單純的制度漏洞實施貪腐,呈現“獨狼式”腐敗特點,等等。
上述特點充分說明,個別青年公職人員在關鍵崗位上“小官大腐”,其背后是監督“空轉”和管理“失控”。這就提醒和警示我們各級各部門一定要針對暴露出來的組織監管失察、機制運轉失守等弊端,綜合施策,切實加強對青年公職人員的教育管理監督,不單要常敲黨紀國法“警鐘”,更要密織制度“籠子”,著力構建好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環境,形成秉公用權、依法用權、廉潔用權、為民用權的良好氛圍。
這里,我想引用《瞭望》新聞周刊那篇深度剖析文章中相關受訪專家所提出的建議,“溫馨提示”我們各級各部門一定要在選人上嚴把入口關,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認真守好用人關,及時跟蹤年輕公職人員的思想動態。要對關鍵崗位上的年輕公職人員加強內部督查,紀檢、組織等部門要不斷強化崗位督導督查,真正做到管住人、管好權、管好財,發現苗頭及時處置,確保現有監管機制真正運轉起來、發揮效果,不要讓事業生力軍跌倒在權力狂奔路上。
年輕有為絕不能“年輕妄為”!記得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春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指出:“干部要想行得端、走得正,就必須涵養道德操守,明禮誠信,懷德自重,保持嚴肅的生活作風、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特別是要增強自制力,做到慎獨慎微。”再次細細體味重溫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和殷切期望,深感內涵豐富、寓意深刻、語重心長、擲地有聲。
人生沒有彩排,每天都在直播;人生沒有如果,只有結果和后果。有多少領導干部的嗜好變成鋃鐺入獄的手銬,有多少一念之差的失足變成悔恨終生的痛楚。當那些“落馬者”捶胸跺腳、痛徹心扉地懺悔時,而自己的美好人生已不能回頭重來。
敬畏紀律、法律方能行穩致遠!我們廣大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中堅力量,而年輕干部前程似錦,正是展示才華智慧、實現人生抱負的大好時期和重要階段。我想對青年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真誠告誡、強調這樣一段話——愿我們廣大年輕干部要深懷對紀律法律的敬畏之心、戒懼之意,在不正之風和權錢色誘惑面前,千萬不可麻痹大意、亦步亦趨、缺乏原則、甘受圍獵;千萬不可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放棄對黨紀國法的遵從和堅守、“冒險”越過權力的邊界、“雷池”。要以案為戒,從“案中人”身上汲取教訓,時常自我檢視、自我反思,不斷校準人生坐標,認真把好人生航向。要學懂弄通踐行黨紀國法,自覺對照“負面清單”,依法行使職權,嚴格守住底線,堅決做到政治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要堅決摒棄虛榮之心、低俗情趣,注重培養健康情趣,端正人生觀、價值觀,不在奢侈享受、鋪張浪費上爭長短,只在學習進步、提升能力上比高低,用清心寡欲無私,換來忠誠干凈擔當,讓青春在奉獻中、奮斗中發光發亮!( 張閩生)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