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筆者在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時,感受最深刻的就是習近平總書記的“人民情懷”。這一點不僅體現在治國理政實際舉措的方方面面,也表現在他深入基層考察調研時總是能用人民群眾所熟知的“大白話”講“大道理”,用“接地氣的話”講“真情實感”,深受廣大人民群眾歡迎。
然而現在有些基層干部對群眾講話時空話、套話仍然不少,個別干部自視甚高、喜歡擺譜,說出的話生硬冷漠、咄咄逼人,甚至和群眾當場鬧翻開罵(今年以來海南萬寧、湖南花垣都曝出相關典型案例),不僅造成極其惡劣社會影響,相關人員也受到黨紀政務嚴肅處分,教訓不可謂不深刻。
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的領導核心,在這方面始終以身作則、身體力行,他在各種不同場合的講話字斟句酌、千錘百煉,具有極強的感召力、感染力、吸引力,成為全黨學習的典范。
群眾話是接地氣的話。領導講話是為解決實際問題服務的,必須鮮活接地氣,講到黨的方針政策要嚴肅,講到如何貫徹落實要活潑,這樣基層群眾才容易聽懂、才愛聽。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就加強民族團結做出要求:“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這句話迅速傳遍大江南北——石榴,中國傳統文化視為吉祥物,多子多福的象征,恰如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多民族特色。習近平總書記用“像石榴籽緊緊抱在一起”來比喻“各民族團結”,形象貼切、寓意深刻,飽含期望,意境深遠。
群眾話是有情懷的話。領導干部要有大使命,沒有使命感、責任感,不以天下為己任,不把人民群眾的憂樂冷暖掛在心頭,就說不出讓人民群眾感同身受的肺腑之言。2012年11月15日,剛剛當選為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莊嚴宣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黨的十九大剛剛閉幕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就率領中央政治局常委集體瞻仰中共一大會址,重溫入黨誓詞,宣示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的堅定政治信念:“我們黨的全部歷史都是從一大開啟的,我們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家國情懷、使命擔當,中國共產黨最高領導人對祖國、對人民的深情告白,震撼人心,催人奮進。
群眾話是敢擔當的話。言為心聲,對錯誤觀點和別有用心的論調,領導干部表態不能模棱兩可、含糊回避,必須一針見血、直擊要害,鮮明地亮出自己的觀點。關于反腐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總要求可謂斬釘截鐵、一字千鈞,充滿狠勁和韌勁,讓人民群眾奔走相告,讓腐敗分子如喪考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邁進新時代以后,改革進入深水區,面對著難啃的硬骨頭和既得利益者的非議和阻力,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要真槍真刀推進改革”,“真槍真刀”四字凸顯剛強、力透紙背,更展示了黨中央推進改革的堅強決心,顯示了強大的政策宣示效應。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聲,莫深乎義。”基層干部說好“群眾話”,不是靠一朝一夕之功就能實現的。不僅要向黨的領袖學習,更要真正走到群眾中,俯下身子,做小學生,多與群眾拉家常、掏心窩,使我們的語言多接地氣、多沾土氣,這對增進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工作的認同感,推動形成風清氣正的黨風政風,無疑具有重要意義。(泗縣紀委監委 劉站)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