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王翱(1384年-1467年),字九皋。河北鹽山(今河北省滄州市)人。明朝永樂年間進士,一生歷仕成祖、仁宗、宣宗、英宗等七朝,輔佐六帝,官至吏部尚書。王翱清正廉潔,憂國奉公,成為“聲實茂著”的一代名臣,謚號“忠肅”。
王翱為官盡職盡責,忠于職守,正直無私。明朝的吏部掌管全國官吏的選拔、考核、封勛等重要工作,王翱擔任吏部尚書長達15年。每次評定完官員后,即使很晚了,還要到官署再查閱檔案,“唯恐有不當”。他不拿權力做交易,對于權貴的一切囑托,他都嚴詞拒絕。為了防止別人走后門,退朝后,他經常住宿在官衙,平時很少回家。因此,贏得皇帝的信任和同僚們的尊重。
太監胡某,是王翱在遼東任職時的同事,情趣相投,交往甚密。在王翱赴任兩廣總督的前夜,胡某置薄宴為之話別。宴席間,胡太監取出四顆明珠相送。王翱大為吃驚,對胡太監說:“我們交往這么多年,你不了解我的品行嗎?”胡太監解釋道:“這些明珠并非貪贓得來,而是先帝所賜?!蓖醢空f:“絕無此意,只是我恪守潔身自好的古訓,不受無名之惠?!焙O誠懇地說:“我本想早早相贈,因知大人秉性,不敢造次。最近我因確診患上不治之癥,想到不久于人世,與大人今日一別,實為訣別。我身邊又無子女,盼大人接受?!蓖醢孔笥覟殡y,沉思一陣后,為不拂胡太監的好意,收下了明珠?;丶液髮⒚髦榭p在棉襖中,秘藏在閣樓上,連夫人也不知曉。次年,王翱回京,得知胡太監已病故,便訪其后代,打探到他老家還有兩個侄子,便將四顆明珠贈送給他的侄子,又告訴他們事情的來龍去脈,其侄兒深受感動。
王翱嚴于治家律己。王翱的一個女兒,嫁給京城附近的一個官員賈杰為妻。王翱的夫人非常疼愛女兒,每次要女兒回家,女婿賈杰堅持不放走。他憤怒地對妻子說:“你的父親是選拔官吏的長官,把我調到京城做官,那么你可以整天陪侍你的母親。況且調動我輕易得就像振落樹葉,有什么可吝嗇的呢?”于是女兒將想法告訴了母親,夫人在當天準備了酒菜,跪著稟告王翱,王翱非常生氣,拿起幾案上的器具打傷了夫人,出門坐馬車住到朝房里,一住就是半個月,直到夫人認錯賠禮,方才回家。賈杰最終沒有被調入京都。
王翱的孫子是個太學生,但他卻不允許他的孫子參加科舉考試,理由是“勿妨寒士路”——不要妨礙了有真才實學的寒士們的及弟之路。
王翱雖居高官,但穿著樸素,飲食簡單。他所居住的房子也是已有30多年的破舊宅院。他居官長達半個世紀,始終清白淡然,一塵不染,為后人景仰。(五河縣紀委常委、監委委員 梁學剛)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