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近年來,黃山市高度重視廉潔文化建設,堅持將廉潔文化建設與城市文明創建、各地美麗鄉村建設一體謀劃,一體推進,注重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深入挖掘本地歷史文化資源、紅色文化資源中蘊含的清廉元素,堅持抓特色、育亮點、樹典型、重示范,有力推進了廉潔文化在全市落地生根、蔚然成風。
以廉潔文化基地為依托,打造清風廉旅。全市各地深入挖掘傳統文化和清廉因素,依托當地清官廉吏和名人賢達的故居、故地、故事等,建成一批清廉館、家風家訓館、紀念館、風范園,開發成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并連點成線、串線成面,推出清風之旅路線,引導參觀者邊游邊學,邊學邊悟,推動廉政文化深入人心。截至目前,全市已建設廉潔教育基地24個、廉潔(政)文化廣場(公園)15個,其它廉潔文化場所40個,組織4421批107153人次接受了警示教育。
以廉潔文化品牌為引領,塑造文化地標。全市各地緊扣“廉政品牌”建設,結合地域特色和工作亮點,與美麗鄉村建設相互結合,創建區域性清廉文化品牌,豐富清廉文化產品供給,形成清廉文化“一地一品”的新格局。比如,祁門縣閃里村依托“文堂”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創設“荷花節”清廉文化品牌,讓清廉文化以更加豐富的形式走入了“尋常百姓家”;歙縣采用“原工藝、原材料、原規制”的模式在原地址對徽州府署進行了修復,并打造成全省廉政教育基地,構建了“廉”“景”互融的美麗古城清廉旅線,同時開展王茂蔭廉政思想研究,成立王茂蔭思想研究會,得到中央黨校關注。
以廉潔“三示”教育為基石,一體推進“三不”。抓住深化“三個以案”警示教育等黨內集中教育的有利時機,緊盯關鍵少數,緊扣強化權力監督制約,深入開展以古徽州歷史文化昭示,紅色文化和先進典型示范、違紀違法典型案例警示為主要內容的“三示”教育,重點是分行業分領域分層級精準開展警示教育,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先后編印《黃山市第六次黨代會以來縣處級領導干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讀本》等警示教育教材28本,拍攝警示教育片9部,梳理通報典型案例85個,進一步強化底線思維和法紀意識,引導黨員干部修身律己、廉潔齊家。
廉政文化建設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黃山市紀委監委將深入挖掘徽州傳統文化和廉潔因素,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渠道打造廉政文化,濃厚尊廉崇勤的社會氛圍。(黃山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