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哪些對象的微信紅包不能收?國有企業公職人員利用職權或者職務上的影響為本人或者他人謀取私利違反政務處分法哪一條……”這是近日青陽縣紀委監委第四紀檢監察室負責人在縣供電公司開展警示教育課上的一幕。
今年來,青陽縣創新形式,拓寬載體,因人施教,不斷提升廉潔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抓住“關鍵少數”。通過召開全縣科級領導干部警示教育大會,通報12起公職人員違紀違法典型案例;選取14起公職人員違紀違法案例,編印1000冊《警示教育典型案例匯編》,發放給全縣科級以上領導干部;組織8名鄉鎮、縣直單位主要負責人向縣紀委常委會述責述廉述效;對鄉鎮、縣直重點部門主要負責人開展提醒談話5人次,約談相關負責人16人次,不斷教育引導黨員領導干部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
警示“大多數”。在全縣黨員干部中深入開展《政務處分法》解讀和身邊典型案例等為主要內容的“廉潔課堂”講座20余場;組織全縣53個部門(單位)2950余名黨員干部參觀縣廉政教育館;向全縣800余名科級干部家屬發放廉潔家書;結合村社黨支部書記培訓班,給90余名村黨支部書記上專題警示教育課;運用紀檢監察網站分6批次對6起典型案例通報曝光,充分發揮反面典型的警示、震懾和教育作用。
此外,縣紀委監委在春節、端午和中秋等重要時間節點,深挖本地特色廉政文化元素,開展送廉潔春聯、猜“廉潔燈謎”、送廉潔家書、發廉潔短信,以及舉辦廉政書畫展、廉潔戲曲巡演等系列活動,持續增強了廉政文化的影響力和感染力。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