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近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通報曝光了甘肅省人大常委會農業與農村工作委員會原副主任張令平嚴重違紀違法問題。張令平在工作上違規違紀、濫用職權,大搞權錢交易的腐敗圈子,最終身陷囹圄,悔之晚矣。從近些年通報案例來看,張令平案并非個例,一些黨員干部熱衷于拉幫結派、搞人身依附,抱著“背靠大樹好乘涼”的思想,與他人結成腐敗圈子,制定攻守同盟,在違法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圈子”文化由來已久,且名目繁多。既有興趣相投、挖空心思的“愛好圈”,親戚、朋友為主的“親友圈”,同富人商賈交往密切的“政商圈”,也有結黨營私、官官相護的“團體圈”。無論是什么樣的圈子,一旦和權利沾染關系,就會淪為滋生腐敗的溫床,被稱為“呂梁教父”的山西省呂梁市原副市長張中生,利用職務便利,與煤老板勾肩搭背,形成“煤炭圈”,在項目審批等事項上提供幫助,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財物,折合人民幣共計10.4億余元,如此瘋狂的斂財行為令人瞠目結舌。
以領導干部為中心的“小圈子”,本質上是相互利用,圈內人彼此之間心懷鬼胎、各行其是,多考慮的是自身的“官運”和“錢途”。還有些商人、干部為了能拿到進入圈子的入場券,不惜金錢開路、打感情牌、吹枕頭風、納投名狀,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在利益的催化下,一些領導干部被金錢腐蝕了靈魂,讓權力蒙蔽了雙眼,和圍獵者結成共享腐敗成果的利益聯盟,終是作繭自縛,難逃黨紀國法的嚴懲。
破除“圈子”文化,就要扎緊制度的牢籠,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將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特別是對領導干部而言,要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同時,也要對“行賄者”重拳出擊,堅持行賄受賄一起查,堅決防止黨內形成利益集團,不斷擠壓“圈子”文化的尋租空間,真正讓權利在陽光下運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內決不能搞封建依附那一套,決不能搞小山頭、小圈子、小團伙那一套,決不能搞門客、門宦、門附那一套,搞這種東西總有一天會出事!”廣大黨員干部要在工作生活中強化思想防線、厘清交往界線、堅守原則底線,自覺遠離“圈子”文化,堅決抵制腐敗行為。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加大監督執紀力度,對那些搞“小圈子”、動“歪腦筋”的黨員干部,要嚴肅追責問責,加大懲戒力度,切實鏟除“圈子文化”的滋生土壤。(宿州市埇橋區紀委監委 劉旻昱)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