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近年來,黟縣紀委監委不斷創新村級監督方式,構建了“333”監督模式,推動村級監察聯絡員隊伍建設和作用發揮,有效激活村級監督“神經末梢”。
“333”監督模式的推行,農村黨員干部的信訪舉報件和問題線索處置數呈逐年下降趨勢。信訪舉報件從2018年的85件,逐步下降至2019年的22件、2020年1-10月的19件;問題線索處置數從2018年的83件,逐步下降至2019年的75件、2020年1-10月的19件。
健全機制,明確“三個關系”。印發《黟縣推動監察工作向鄉鎮延伸實施方案(試行)》等規范性文件,對村級監察聯絡員配備、履職要求、權利義務等作出具體規定,在66個行政村分別配備了一名監察聯絡員。出臺《黟縣規范村級監察聯絡員工作指導意見(試行)》等,明確村監察聯絡員與鄉鎮紀委(監察專員)、村“兩委”、群眾的“三個關系”,確保了監督到位不越位,暢通了與群眾溝通交流渠道。
上下聯動,完善“三項機制”。把提升村級監察聯絡員履職能力作為重點,制定《村監察聯絡員的教育管理考核》等制度20余項。今年以來,舉辦村監察聯絡員專題培訓13期,培訓覆蓋面達100%。各鄉鎮紀委建立健全了“一月一報告、一季一例會、一年一考評”“三項機制”,有效落實臺帳管理、履職報告、年綜考評等工作,推動上下聯動常態長效。
聚焦主業,發揮“三大優勢”。各村監察聯絡員通過列席會議、查閱資料、審核賬務、實地查看、提出意見建議等方式,加強對村級“小微權力”運行的事前、事中、事后監督,有效發揮了“監督近距離、溝通無障礙、苗頭早處置”的“三大優勢”,推動村干部廉潔履職。今年以來,66個村的監察聯絡員宣傳黨風廉政建設等政策規定695次,開展村級重大事項監督769次,收集社情民意492 條,發現各類問題179個,督促或協調解決問題171個。
“下一步,我們將著力在‘優化隊伍、細化管理、強化保障’上下功夫,推深做實村級監督‘神經末梢’,為鄉村振興助力護航”。縣紀委監委分管負責人表示。(黃山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