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今年以來,合肥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市紀委全會精神,立足省會擔當,嚴格對標對表,堅持穩中求進、實事求是、依規依紀依法,紀檢監察工作取得新成效。
聚焦“兩個維護”,著力抓好政治監督。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來抓,專題傳達學習省紀委南片會議精神,推動會議精神落地見效。常態化開展疫情防控監督工作,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抓好中央專項巡視“回頭看”和國家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反饋問題整改。加強防汛救災監督,建立“三組循環、日夜連班、現場反饋、協調聯動、每日上報”督查機制,開展明查暗訪78批次,發現并督促整改問題118個。
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持續釋放治理效能。加強對派駐機構的直接領導和統一管理,出臺履職清單和考核辦法。分類推進市屬企業、市屬金融企業、公辦高職高專院校和市屬事業單位等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在全市9個縣(市)區125個鄉鎮街道掛牌成立監察室,同步調整組建34個協作區。常態抓好“陽光村務”微權監督平臺管理使用,推動基層干部廉潔公平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嚴格村居紀檢委員選配標準,規范選配程序,做到應配盡配。目前,全市1693個村居實配村級紀檢委員1689名,配備率已達99.8%。
認真履行監督首責,做實做細日常監督。探索實踐“以室帶組、室組協同、組組合作”模式,使監督更加精準有力。動態更新廉政檔案資料庫,把好黨風廉政意見回復關,嚴把選人用人關。扎實做好失實檢舉控告澄清工作,對35名黨員干部實施了澄清正名。對13個縣(市)區、開發區以及市直等5個系統政治生態進行綜合研判,“一對一”形成情況反饋。
鞏固拓展作風建設成效,堅決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深入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省市相關規定,通過明查暗訪、日常監督、專項督查等方式,抓早抓小、從嚴教育,日常監督上下聯動、點面結合。積極探索實行縣(市)區交叉互查機制,將厲行節約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為重要內容,對全市作風建設情況開展專項督查。督促各地各部門將糾“四風”轉作風融入各項日常工作,健全完善作風建設查糾機制,常態化通報曝光典型案例,持續形成教育震懾效應。
加強協同聯動,高質量開展巡察全覆蓋工作。目前市本級巡察全覆蓋率為85.7%、延伸全覆蓋率為93.1%,今年年底將完成常規巡察和延伸巡察全覆蓋任務。強化巡視巡察成果運用,對18家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開展脫貧攻堅巡視巡察反饋問題整改“回頭看”,督促縣(市)對26個建檔立卡貧困村開展巡察“回頭看”。對28家單位巡察反饋問題整改情況開展專項檢查,對整改落實不力的7家單位進行約談和督辦。
堅持標本兼治,一體推進“三不”機制。認真貫徹落實“三不”一體推進的要求,突出重點削減存量、零容忍遏制增量。在全市部署開展制度執行情況排查整改工作,強化制度剛性約束。公檢法系統建立健全重大事項記錄報告、規范法官職業行為、細化司法人員權力清單等制度。國資系統開展“制度執行年”活動,健全完善國企內控、國資監管等長效機制。
抓好隊伍管理,不斷提高自身建設水平。注重發揮政治建設統領作用,把政治機關的要求貫穿于工作的全過程和各方面。探索建立委機關與縣(市)區、巡察機構、派駐機構以及企事業單位之間干部交流任職機制,最大限度調動干部工作積極性。建立市監委特約監察員工作制度,首屆20名特約監察員到崗監督。多措并舉強化日常監督,及時更新紀檢監察干部廉政檔案,開展年度監督情況統計分析。(合肥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