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在疫情的寒冬里,也有這樣一枝報春“紅梅”,凌寒怒放,堅定“逆行”,靠前監督,敢于擔當,她就是利辛縣紀委監委派駐縣衛健委紀檢組副組長梅紅衛。
把監督挺在前面
疫情警報拉響以來,梅紅衛作為派駐縣衛健委紀檢監察組副組長,深感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按照“監督再監督”的工作理念,她每天都對縣衛健委、縣疾控中心、縣醫保局開展專項督查,掌握第一手數據,有效壓緊壓實職能單位的疫情聯防聯控責任。
大年三十,她與縣衛健委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倪明一起到縣醫院發熱門診了解值班情況。隨著疫情蔓延,利辛縣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站、利辛縣福利院、永興鎮衛生院、諸王敬老院……都留下她督查的背影。
把責任扛在肩上
疫情當前,愛心人士捐贈了大批款物。全縣均由縣衛健委負責統一接收管理分發。為保證每一份愛心都用在抗“疫”一線,梅紅衛帶領紀檢組的同事們主動約談負責接收捐贈物資工作人員,要求他們主動接受監督,建立嚴格規范的捐贈錢物管理分發制度,明確專人負責捐贈物資的接收、登記、分發事宜,做到臺賬明晰、去向明確、責任明了,登記造冊,收發有序。
“決不能讓黨員干部因違紀倒在疫情防控的工作上”。治療費用撥付是救治新冠肺炎患者關鍵,為確保醫保撥付資金安全高效有序使用,她和紀檢組的同事們先后兩次到縣醫保局開展抗“疫”醫保資金監督檢查,要求縣醫保局在及時有序撥付抗“疫”醫保專項資金時,強化資金使用監管,確保資金安全規范透明。
“我們既是監督員,更是戰斗員,要督在一線,干在一線”梅紅衛說,“疫情監督工作不比平時,對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黨員干部要多提意見建議,少打板子”。在16天的社區督查中,每天督查時間超過12個小時,批評教育黨員干部20余人次,提出意見建議50余條,幫助群眾解決看病難、購物難、出行難問題10余個。
用忠誠履行職責
疫情嚴峻,督查麻痹不得。2月9日,在中央名城小區督查時,發現一個確診患者家中窗戶大開。她果斷打電話向縣應急指揮部副總指揮潘秀峰常委匯報,建議對其住所及周圍環境全面消殺,減少隱患。經領導決策,不到2小時,由藍天救援隊對全縣所有確診患者的住所及周圍環境進行全面消殺。
2月19日,她接到緊急通知,對涉及在縣城6個社區、8個鄉鎮,共49人外地輸入人員的居家隔離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督查。連續工作近10個小時,只是與同事李長明簡單的吃了一碗方便面。
用愛心為民服務
2月15日,利辛天降大雪,她突然接到西城社區干部電話,反映欣城一品小區有四個月大的孩子在發熱,“120”車位緊張都在接送病人。她立即聯系第二人民醫院院長牛峰,進行電話會診,又安排社區干部到已聯系好的藥店給買藥送去。當她電話回訪知道孩子已經退燒了,懸在心中的那份牽掛才算落了地。
“疫情一天不結束,我們一天不卸下我們肩上的責任與擔當”。當有人問起她累不累的時候,她總笑呵呵地說“衣帶漸寬終不悔,為“疫”消得人憔悴”。
“凌寒枝頭俏,紅梅香如故。”疫情防控仍在持續,梅紅衛依然堅守崗位,擔當盡責,踐諾前行,發揮著一個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踐行著一個巾幗紀檢人的初心使命。(亳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