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磨難,即在艱難困苦逆境中經受磨礪。孟子曰:“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歐陽修在《答黎宗孟書》中有言:“某性自少容,老年磨難多,漸能忍事。”經歷磨難對人們來說,是一種考驗,重要的是我們怎樣認識磨難,怎樣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
漫漫人生長路,困難和挫折總會遇到。楊絳先生有言:“如要鍛煉一個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稱心,才能養成堅忍的性格……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成功的道路從來就不是平坦的。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磨難是一種財富,倘若沒有經歷磨難和困苦,便無法積累起更加豐富的人生經驗,也很難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經歷磨難之后,才能有不凡的收獲。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有許多這樣的勵志名言,都是前人的人生經驗與智慧。
人要勇做強者。作為強者,就要勇于面對各種磨難,順境逆境永不言棄。有著戰士般品格的魯迅,在白色恐怖中發出吶喊、在亂世中精心治學,他的生命煥發出奪目光彩。他曾說過:“愈艱難,就愈要做。”在直面磨難中發展壯大,體現的是一種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精神。這樣的精神源自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文化、貫穿于近現代中華民族復興歷程,特別是在中國改革開放快速發展中迸發出來的艱苦奮斗、頑強拼搏、迎難而上、只爭朝夕的嶄新氣象。
新中國成立初期,“連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開國大典的閱兵式上,因為數量太少,幾架飛機只好飛了兩次。從一窮二白的起點出發,我們曾遭遇封鎖與遏制,經受洪水、地震等各種災難的考驗,經歷過金融危機和貿易摩擦的挑戰。一代代中國兒女在磨難中成長,中華民族從一場場磨難中奮起。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頑強的中國人民把磨難當階梯,譜寫了可歌可泣的民族復興史詩。
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贏。面對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團結一心、共同奮斗,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我們也一定能夠順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等各項任務目標,向更美好的前景大步前行。(陳麗)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