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大媽,請您出門一定要正確佩戴口罩!”在廬陽區雙崗街道小橋灣社區皖通宿舍小區的防控站點門口,一位中年男子正拿著宣傳喇叭進行防疫宣傳……
這名男子叫陳少田,是市委第二巡察組下沉社區的干部,這個春節對他來說,注定是艱辛痛苦與終身難忘的。
去年,他脫下穿了23年的軍裝轉業,成為一名巡察干部,剛到新單位上班不久,就接到在老家生活的老父親病重的消息。一邊是需要盡快熟悉工作的新崗位,一邊是急需照顧躺在病床上的老父親,這讓他左右為難。老父親看出了他的心事,曾主動跟他說:“孩子,你剛到新單位,不好長時間請假,我這你不用擔心,有你媽在,一切會安排好的。”父親也是一名老黨員,雖然聲音沙啞而微弱,但他那堅定的眼神和手勢告訴陳少田,不要再說什么了。他含淚離開了病房,回到了工作崗位。
春節前夕,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國爆發,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作為一名巡察干部必須堅守崗位,隨時待命。愛人在外地疾控中心工作,春節沒有休息一天,始終戰斗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一線,孩子尚小沒人照顧,一家三地,老父親的身體又讓陳少田多了一份牽掛。但他認為,國家有需要,崗位有責任,家庭再大的困難都必須克服。
當他正投入工作時,2月10日家里來電告訴陳少田,老父親快不行了,抓緊時間回去見上一面。緊急趕回的他來到病床前時,此時的老父親已經不能說話,他拉著父親浮腫的手,只看見父親的眼角不停地流淚水……2月11日清晨,他的父親永遠地閉上了雙眼。
2月13日上午,陳少田接到市直單位黨員干部職工下沉社區充實一線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雖然此時父親剛剛安葬,母親年老多病,獨自生活,沒人照顧。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陳少田始終牢記“若有戰,召必回”,“離軍不離黨,轉業不轉志”的錚錚誓言,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共克時艱,義不容辭的加入到一線疫情防控的隊伍中。
2月13日下午,陳少田同志帶著父親離世的悲痛,準時到達廬陽區雙崗街道小橋灣社區報到。在詳細了解社區基本情況后,陳少田同志就來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皖通宿舍小區的防控站點。面對一個沒有物業管理,住戶以老年人居多,溝通交流不暢,大門由旁邊移動公司保安代為值守,疫情防控物資缺乏的小區,陳少田與另外三名防控點同志一致認為疫情防控不能等,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于是兵分多路開展起了工作。一路搭帳篷、搬桌椅、掛橫幅;一路協調宣傳喇叭、體溫槍,張貼宣傳單,同時還要在小區門口開展防疫宣傳,“大爺,你遛彎就在院子里遛,不要出門了啊!”“阿姨,你昨天剛出去的,今天不能再出去了啊,每戶兩天只能出去一人!”“小伙子,這張宣傳單拿回去給你家人看看!”……通過一遍遍不厭其煩的宣傳,居民對防疫工作漸漸有所理解,也能夠主動配合登記檢查了。值班過程中,陳少田同志還深入小區內部現場查看有無其他出口隱患,各棟樓入住情況,把資料重新進行整理登記,做到賬目清、情況明。
2月14日的一場雨雪天氣與這場新冠肺炎疫情一樣來得猝不及防,陳少田所在的臨時搭建的帳篷和懸掛的橫幅一次又一次地被風雪吹倒、吹跑,一次又一次地被他扶正壓好,始終挺立在那里,就像陳少田和其他下沉社區的黨員干部一樣,在風雪中依舊堅守著保障群眾身體健康的第一道防線。
社區就是防“疫”的戰場。作為一名黨員,一名軍轉干部,一名巡察人員,陳少田把對父親深深的思念和哀悼掩藏在心底,帶著對黨事業的忠誠和父親的囑托,一直堅守在防“疫”戰場一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巡察干部的責任與擔當。(合肥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