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1月19日上午,省紀委監委舉辦新聞通氣會。省紀委副書記、省監委副主任樊勇通報了2019年度全省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情況。
圖為省紀委副書記、省監委副主任樊勇通報2019年度全省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情況
圖為新聞通氣會現場
2019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省委以上率下扛起管黨治黨政治責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取得新的戰略性成果。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忠實履行黨章和憲法賦予的職責,堅持穩中求進、實事求是、依規依紀依法,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反腐,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紀檢監察工作堅定穩妥、扎實有效,在高質量發展上取得新的成績。主要抓了以下八個方面工作:
一、加強政治監督,大力推動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見效
省紀委常委會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貫穿全年工作的主線,以“兩個維護”實際行動推動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舉行專題黨課,協同推進省紀委監委機關、派駐機構和市縣紀委監委主題教育,與貫徹中央紀委三次全會部署和省委要求相結合,認真檢視問題、整改落實。
堅持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作為黨內政治要件來辦。按照省委要求,嚴肅查處阜南縣“刷白墻”問題,依規依紀對有關單位和干部嚴肅問責并通報全省。針對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遭侵占問題,從政治紀律查起,堅持發展、歷史、辯證地看問題并開展問責。督促各級黨委(黨組)落實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整改主體責任,先后開展3輪集中督導,對整改不力、敷衍應付的54名黨員干部嚴肅問責。常態化運用“三查三問”機制,聚焦貫徹新發展理念、打贏三大攻堅戰、全面做好“六穩”工作等重大決策部署加強政治監督,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移交問題線索督辦,督促整改長江安徽段“23+N”突出環境問題,大力推進違建大棚房、違建別墅清查整治,并對存在的突出問題嚴肅問責。各級紀委監委共立案審查違反政治紀律案件229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405人,其中省管干部26人。
二、持續正風肅紀,集中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
以阜陽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為反面教材,協助省委開展“嚴規矩、強監督、轉作風”集中整治專項行動,全省各級發文、會議、督查檢查考核大幅下降,其中省級層面分別減少42.8%、45.4%、80.6%。把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納入巡視巡察、監督檢查、審查調查工作重點,全省共查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2255起、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211人。協助省委扎實開展“以案示警、以案為戒、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各地各單位共檢視問題1558個、完成整改1223個。我省“三個以案”警示教育工作,在中央主題教育專項整治推進會上作了典型發言。持之以恒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全省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2589起,處理3444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2218人,通報曝光典型問題1140個。
三、堅守人民立場,深化拓展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整治
結合主題教育“8+2”專項整治和集中治理,牽頭會同省直有關部門開展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專項整治,共查處問題1273個、處理2067人,黨紀政務處分1000人。集中治理作風不實、政績觀偏差等突出問題,共查處問題394個、黨紀政務處分224人、問責領導干部221人。
深化扶貧領域專項治理,堅決查處貪污侵占、虛報冒領、截留挪用、優親厚友等問題,全省共查處問題2744起。深挖徹查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加強與政法機關協同配合,對重大復雜案件同步立案、同步調查,共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等問題1545件,黨紀政務處分1392人,涉嫌犯罪移送檢察機關237人,我省“打傘破網”工作位居全國第一方陣。堅決查處民生領域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全省共查處此類問題1474起、給予黨紀政務處分755人。
四、堅持聯動貫通,充分發揮巡視巡察利劍作用
組織開展十屆省委第七輪、第八輪巡視,完成全覆蓋進度71%,實現對省轄市、縣(市、區)和省屬企業巡視全覆蓋。深化上下聯動巡視巡察,實現對2679家省市縣三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專項巡視巡察全覆蓋,實現對省市縣國有企業巡視巡察全覆蓋。做好巡視“后半篇文章”,健全整改情況報送、審核機制,整改情況一律向社會公布。高質量推進巡察工作,指導69家省直單位、省屬企業、省屬高校開展巡察工作,全省2.8萬個市縣巡察對象已巡察72.3%,村(社區)黨組織巡察覆蓋率達79.1%。
五、突出“關鍵少數”,不斷增強監督執紀問責實效
協助省委制定《加強“關鍵少數”干部教育管理監督若干規定(試行)》,通過加強黨委(黨組)日常監督、紀委專責監督、民主生活會監督、巡視巡察監督、班子成員之間相互監督等方式,強化對“關鍵少數”干部的監督特別是政治監督。推動傳統監督向主動監督轉型,通過個別談話、參加民主生活會、提出紀檢監察建議等,抓實近距離常態化監督。把好黨風廉政意見回復關,各級紀委監委共對37322名擬提拔任用、評先評優人選提出把關意見。深化運用“四種形態”。用好用足第一種形態,全省按照“四種形態”處理64335人次,其中第一、二、三、四種形態分別占比66.9%、24.5%、4.1%、4.5%。協助省委出臺《安徽省黨政干部容錯糾錯辦法(試行)》,制定實施《為受到誣告陷害錯告誤告干部澄清正名若干規定(試行)》,做到嚴管厚愛結合、激勵約束并重。實施精準有力問責,既防止問責不力,又防止泛化、簡單化。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共問責黨組織256個、黨員領導干部2526人。
六、統籌推進改革,不斷提高紀檢監察工作規范化法治化水平
一體推進“三項改革”。強化上級紀委監委對下級紀委監委的領導,完善對下級紀委監委“兩為主一報告”、對派駐機構“三為主一報告”的工作機制。總結推廣亳州等地鄉鎮紀檢監察工作協作區做法,全省縣級紀委監委共設立239個協作區、176個工作室,向鄉鎮(街道)派出540個監察(專員)辦公室。制定我省深化派駐機構改革實施意見和3個配套意見,分類推進省屬企業、金融企業、本科院校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在省直單位、省屬企業和高校組建一批審查調查協作組,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派駐機構共處置問題線索11218件,同比增長4.1%。健全完善制度機制。出臺監督執紀執法操作規程,制定審查調查措施使用規范等配套制度,推動紀法貫通、法法銜接。
七、深化標本兼治,鞏固發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
對黨的十八大后不收斂不收手,特別是十九大后仍不知止、膽大妄為的,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全省紀檢監察機關立案審查調查違紀違法案件22085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20675人,涉嫌犯罪移送檢察機關731人,其中廳級干部19人。配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張堅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審查調查,高質量完成國家監委指定管轄的中鹽總公司原董事長茆慶國案的查處工作。省紀委監委嚴肅查處了滁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原書記、管委會原主任盛必龍、省公安廳原副巡視員王輝、阜陽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潁上縣縣委原書記熊德超、阜陽市政協原副主席肖軍, 以及供銷社、省投資集團等一批嚴重違紀違法案件, 進一步強化了不敢腐的震懾。在強大震懾和政策感召下,全省有265人主動投案。充分發揮省委反腐敗協調小組作用,開展“天網2019”、職務犯罪國際追逃追贓專項行動,全省共追回職務犯罪外逃人員33人,蚌埠市民政局原局長凌建東、桐城市農商行原董事長蘇紹云等外逃人員主動回國投案。
八、從嚴從實要求,著力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紀檢監察鐵軍
省紀委常委會高度重視自身建設,帶頭執行重要事項請示報告等制度,引導紀檢監察干部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深入學習宣傳“時代楷模”李夏同志先進事跡。李夏同志是我省主題教育中涌現的先進典型,是基層青年紀檢監察干部的優秀代表。趙樂際同志專門作出批示并看望慰問李夏同志家屬。省委書記李錦斌先后3次作出批示,并專程到李夏同志生前工作、生活的地方,聽取事跡介紹,看望慰問家屬。省紀委監委第一時間深入挖掘宣傳李夏同志先進事跡,并積極配合全國各主流媒體做好報道工作,協助省委舉辦先進事跡報告會,組織全省紀檢監察干部深入學習李夏同志先進事跡,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守初心、擔使命。
加強紀檢監察隊伍建設。全年共培訓紀檢監察干部4.9萬人次,實現人員培訓全覆蓋。聘任24名特約監察員,主動接受各方面監督。堅決防止“燈下黑”,全省共查處涉及紀檢監察干部案件92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81人。(李雪原 攝影:楊秀良)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