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不管為文,還是為官,總要脫些俗氣。
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黃庭堅,為人為官,都力求不俗。他在《書嵇叔夜詩與侄榎》中寫下,“余嘗為諸子弟言:士生于世,可以百為,惟不可俗,俗便不可醫也”。不俗,是黃庭堅進行藝術創作的基本點,也是他為人處世的立足點。
黃庭堅為文,雅健而奧峭、兀傲而多樣。他主張自然,反對刻意雕琢,“文章成就,更無斧鑿痕,乃為佳作耳”。他強調作詩要“不使語俗”,評蘇東坡詩詞“東坡道人在黃州時作,語意高妙,似非吃煙火食人語,非胸中有萬卷書,筆下無一點塵俗氣,孰能至此”。評蘇東坡書法“東坡簡札,字形溫潤,無一點俗氣”。評他人畫墨竹時云:“筆端真有造化爐,人間俗氣一點無。”
何為不俗?黃庭堅曾把詩詞文章分為三類:一是像候蟲那樣的有謂之鳴;二是像澗水那樣的不平之鳴;三是像金石絲竹那樣寂寞無聲,動而中律。在三者之中,他欣賞的是后兩者,也就是“不俗”的樣子。在為文上,不俗就是不人云亦云,明道傳通、有節有趣,卓爾不群、境界高遠。如此,文章才能稱之經典,傳之久遠。
為文求“不俗”,為人為官同樣如此。黃庭堅對此曾作過解釋——“或問不俗之狀,余曰:難言也,視其平居,無以異于俗人,臨大節而不可奪,此不俗人也。士之處世,或出或處,或剛或柔,未易以一節盡其蘊,然率以是觀之。”
的確,追求不俗與堅持樸素并不矛盾。無事時和光同塵,臨事則凜然大節。一個不俗之人,平常看起來很普通,也很淡泊,但他的不俗總在關鍵時刻表現出來,也就是堅持原則、是非分明,崇尚大義、榮辱不驚。
“平居終日,如含瓦石,臨事一籌不畫,此俗人也。”現實生活中,有少數黨員干部不注重加強黨性修養,不見其“超凡脫俗”,反見其俗不可耐。有的不愿擔當、不敢作為,一事當前總是先考慮“個人風險”;有的搞小圈子,平時勾肩搭背,不干正事,只想當官發財,有的不遵守黨內生活準則,在工作上相互吹捧,搞你好我好那一套。諸如此類,與黨員干部應有的品格相去甚遠。
脫俗,離不開讀書。“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也可以治俗氣。對于黨員干部來說,多讀有益之書,多補充精神之鈣,努力近雅、修德、養氣,久而久之,就可以改造思想、純潔靈魂、升華境界,自然就會樸素而不俗、平凡而不凡。
滌俗念、脫俗氣,需要勇于自我革命。黨員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每天有大量“灰塵”撲面而來,也會有“糖衣炮彈”不時襲來。如果不勇于做自我革命的戰士,就很容易沾染庸俗之氣,成為別有用心者的“俘虜”。只有不斷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努力做到信念過硬、政治過硬、責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才能實現“俗氣一點無”,永遠保持初心閃光、本色依舊。(桑林峰)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