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許主任,這是縣委組織部送來的擬任人選《征求意見函》,請你室盡快啟動對相關人員的廉政審查工作……”在郎溪縣紀委監委案件監督管理室,委組織部工作人員正在向其征求擬提拔干部人選的黨風廉政意見。
為防止“帶病提拔”“帶病評優”等情況發生,今年以來,該縣紀委監委嚴把選人用人、評優評先廉政意見“回復關”,通過完善和規范征求意見回復工作程序,切實織牢廉政“防護網”,堅決把為政不廉、品行不端的人擋在“門外”。截至目前,共出具意見回復函24份,其中擬提拔任用事項廉政意見回復53人次,評優評先廉政意見回復271人次。
為確保意見回復全面、客觀、公正,縣紀委監委還建立了內部“聯審”機制。首先由兩委機關案件監督管理室對涉及人員名單進行精準篩查,再由信訪室、案件審理室和各紀檢監察室根據各自職能,圍繞是否有信訪舉報問題反映、是否有違紀問題線索正在調查、是否受過黨紀政紀處分等內容進行聯合會審。
“在整個‘聯審’過程中,為嚴格遵守組織人事紀律和保密紀律,我們指定專人負責答復意見事項的聯系與溝通。”縣紀委監委組織部負責人介紹道。
同時,縣紀委監委選派人員全程參與縣委組織部的干部考察工作,通過在考察期間著重了解考察對象的工作作風、群眾口碑,以及“八小時以外”的個人愛好、生活作風等情況,進一步分析考察對象的廉潔自律情況。
“在收集廉政信息時,我們決不放過政治、品行、作風和廉潔任何一關,通過‘繪’好干部的廉政畫像,向組織提供精準的廉政‘鑒定材料’,真正做到既不耽誤選拔任用,也不讓‘病樹’蒙混過關。”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宣城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