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政治生態并不是抽象虛無的,相反,政治生態恰恰是具體現實的,是可檢查、可量化、可評估的……”在和縣紀委監委召開的全縣政治生態研判會上,有關負責同志如是說。
為精準把握全縣政治生態整體狀況,進一步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環境,近日,和縣紀委監委根據《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等相關規定,研究出臺《政治生態定期分析研判制度(試行)》(以下簡稱《制度》),為對政治生態進行“精準畫像”提供了制度依據。
《制度》明確,政治生態分析研判的主要內容包括貫徹執行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履行管黨治黨政治責任情況;構建新型親清政商關系情況;嚴明黨內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情況;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情況;選人用人情況;作風建設情況;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情況;巡視巡察整改情況等10個方面。
“為讓研判結果更科學合理,除了制度規定的10個方面,我們還會結合一段時間內信訪受理、線索處置、紀律審查、監察調查、監督檢查、巡察等情況,進行量化分析”,縣紀委監委黨風室負責同志介紹說。
《制度》堅持問題導向,要求針對突出問題進行政治生態分析研判,分析研判原則上每年不少于1次。分析研判前,要確定分析專題。確定分析研判專題后,按照研判有情況、有分析、有對策、有措施的要求,形成分析研判報告,同時將分析研判報告報送縣委,供領導參考決策。
自《制度》施行以來,和縣已開展政治生態研判1次,結合省委巡視整改工作,從踐行“兩個維護”、落實“兩個責任”、選人用人、黨內政治生活、工作作風和紀律建設等方面對政治生態進行分析研判,發現5個方面具體問題,提出針對性措施4條,形成研判分析報告8000余字。
“下一步,我們將注重分析研判結果的運用,根據研判報告制定有針對性的監督措施,進一步全面落實“兩個責任”,彰顯研判實效,營造濃厚的干事創業氛圍。”該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馬鞍山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